学知增能强本事
炉火再旺,锤子不硬也打不出好钉;干劲再大,素质不高也难有作为。本事,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有本事,规定的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体现的是军人的能力要求。“军人生来为战胜,甘将此身常报国”。新一代革命军人有敢打必胜、一剑封喉的真本事,才能让心怀鬼胎的觊觎者望而却步。
在心系打赢矢志打赢中守根本。本事之要,首在守本。军人之本,在于战备。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要随时准备打仗;军人是一种特殊职业,时刻不能忘记自己初衷。面对当前世界格局动荡多变,我国周边形势严峻复杂,海上方向安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新一代革命军人凭什么来让党放心?靠什么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应对现实与潜在的威胁?拿什么确保国家安全、民族安宁和人民幸福?虽然维护国家安全有多种选项,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革命军人有本事,说到底就是要把肩负的使命履行好、把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在心系使命中守根本,这既是有本事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本领是否过硬的实际检验。
在丰富知识锤炼技能中消除“本领恐慌”。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是随着战争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还能打胜仗,更不等于将来也能打胜仗。当前,战争基本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部队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也不断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两个能力不够”,说到底是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不够。现代战争不再是以往的单打独斗,信息化战争牵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陆海空天电网多维战场融为一体,要求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更加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掌握更加精深的现代战争知识。本领差距是最危险的差距,素质短板是最致命的短板。每一名官兵都要强化“本领恐慌”意识,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瞄准强敌练硬功,勇于创新求突破,不断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不断在丰富知识锤炼技能中消除“本领恐慌”。
在摔打磨砺攻坚克难中增长本领。习主席指出:“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平时善于磨剑,战时才敢亮剑;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久远。只有平时扎牢功底、练硬本事,战场上才能制胜于敌。革命军人应坚持“因战而练”,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把科目训全、内容训实、时间训够、质量训好。近几场局部战争中高科技装备的频频亮相,有些官兵认为未来战争打的是高科技、信息化,不需要进行严格细致的军事训练了,殊不知信息化战争瞬息万变、高科技装备精密复杂对官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训练不过硬,应用训练不细致,联合训练不扎实,体系作战能力就有可能“瞬间崩溃”。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真本事是通过真枪实弹、真抓实训、真打实拉、真考实评练出来的。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练不出能力素质的“含金量”。只有把演习训练当打仗,真正让训练实起来、严起来,才能让“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底气更足。
练胆聚气激血性
如果把一支军队比作利剑,那么血性就是锋利的剑刃。血性充盈的军队,剑气逼人令敌胆寒;血性缺失的军队,如卷刃之剑,挥之易折斩而不断。自古以来,血性就是军队和军人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有血性是我军战胜强大敌人的制胜密码,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精神利刃,是战胜强军兴军进程中困难挑战的动力引擎,是彰显革命军人意志力量的形象标识。实现强军目标,必须锻造一支充满血性、威震敌胆的人民军队,造就一批批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的血性军人。
在增强职能使命意识中强化血性。对于军人而言,血性不是万能的,没有血性却是万万不能的。眼下的军营里,总能感到个别人心存“不是我怕死,而是我是独生子,我死了家人怎么办?”“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等种种疑惑。如果任其下去,军人的血性就会没了,畏缩不前的懦夫就会多了;敢打胜仗的勇气就会没了,“骄娇二气”就会盛了。这是何等令人痛心、发人深思!军人只有不断强化忠诚使命、献身使命的政治自觉,满怀对胜利的渴求,才能充分激扬血性胆气,做到逢敌亮剑、所向披靡。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清政治军事的关系、胜负因素的转化、人民战争的威力,坚定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认清战争与和平历来都是对立的统一,害怕战争或逃避战争,绝不能避免战争。认真学习领会新形势下军队使命任务,弄清“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的基本道理,深扎敢打必胜、勇于亮剑的思想根基。
在训练演习和执行任务中砥砺血性。古人云:“教兵之法,练胆为先;练胆之法,习艺为先。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和平年代,军人很少置身硝烟弥漫的真实战场,实战化训练演习和执行重大任务成为广大官兵砺胆激气、增智精技、健体强心的重要途径。当前,少数官兵吃苦精神淡化,在训练演习中怕苦怕累怕流血牺牲,这是与军人血性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军人的血性绝不是照着脚本“演”出来的,而是在枪林弹雨中练出来的。要积极投身实战化训练,把练技术练战术与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在难局险局危局中摔打磨练、砥砺品格,在近似实战环境的生死考验中激发潜能、昂扬斗志。把战备演习、抢险救灾、维和维稳等重大任务当作砥砺军人血性的“磨刀石”“试金石”,在复杂艰巨的条件下加强心理训练,培育舍身报国战斗信念、敢打必胜战斗血性、团结协作战斗品格、沉稳坚韧战斗心理、英勇顽强战斗作风,全面提高战场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打赢能力。
在追求崇高荣誉中激发血性。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是激发军人血性的重要动力。官兵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荣誉而顽强战斗;官兵心田里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荣誉而英勇献身。一部人民军队的历史,就是无数先辈崇尚荣誉创造荣誉的历史。每一个英雄称号都凝结着爱党爱国、百战沙场的热血忠魂,每一枚英雄勋章都镌刻着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的执着追求,每一面英雄锦旗都传颂着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铁血豪情。眼下有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质疑英雄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常识,调侃黄继光是假的……这些罔顾事实质疑英雄的背后,是对人民军队崇高荣誉的无知、偏见和反动,更是对军人英雄血性的玷污。要深切感悟军人的特有荣誉,学习英模人物先进事迹,参加仪式纪念活动,从先辈先烈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荣誉功勋、荣誉称号、锦旗奖章中,触摸历史、感悟责任、激扬血性,不断增进对军事职业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激发献身国防的热情和动力。要倍加珍惜已经取得的荣誉,见任务就抢、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作出更大贡献,在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更大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