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闫强、李争报道:“见面打招呼要说‘鲁嚯’、进门遇上叔叔要称呼他‘阿树’、遇上阿姨要称呼他‘阿衣’……”6月3日下午,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人武部二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全体干部正全神贯注地听军嫂蔡微微讲授海南民俗课。这是崖州区人武部打通征兵工作“最后一公里”的现实举措。
这是去年新成立的崖州区人武部首次征兵。该人武部计划通过基层走访摸清兵员底数,并广泛开展征兵宣传。然而,不了解海南民俗方言成为开展这项工作的一大阻碍,过去做群众工作时,人武部干部就常因为与当地群众语言沟通不畅而出现麻烦或误解,时不时要聘请“翻译”才能做通工作。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人武部干部需要经常跑村串户,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崖州区黎苗族村寨很多,很多岁数稍大一点的农民兄弟基本上不会说普通话,有的甚至听都听不懂。如果不解决沟通这个问题,走访就难以有实效,征兵政策和法规宣传也会流于形式,更难以真正走进百姓的心中。”负责组织本次讲座的崖州区人武部政工科科长朱国明对笔者介绍。有鉴于此,他们提前为征兵工作准备了为期一周的海南民俗方言讲座,被“就地取材”请上讲台的蔡微微,是军事科参谋邓勇的爱人,家就住在崖州区,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三亚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对海南民俗颇有研究,还是一名人民教师。
“只有弥补学会群众语言这块短板,才能拉近军民距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效率,打通首次征兵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一周的培训下来,该人武部干部们的底气更足了,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征兵工作中,努力为国防建设输送更多优质的兵源。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