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双拥中国讯(李作玉 王青学)三墩中学坚持“以人为本、育人先育德、五育并举”的办学指导思想,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土家特色的德育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激励奋进的良好成长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以“善思、明睿、敦厚、谐同”的校风,以“敏思、博闻、乐学、善行”的学风。德育工作实现“五个转变”:一、在指导思想上,将重安全、抓教学转变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二、在德育管理上,从经验型转变为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三、在教育形式上,从较单纯的活动教育转变为贯穿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至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四、在德育队伍上,从以政教处和班主任为主转变为依靠全员的共同参与。五、在工作着力点上,从提高德育认识、摆上工作位置的浅层次转变为优化德育队伍素质、提高科学化水平的深层次上来。
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德育领导机构,切实将德育工作摆在首位。把德育工作列入绩效考核。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学生会5个部门组成的德育机构。铺开四线德育网络:以校长为核心线;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力线;以团委、团支部、学生会为辅助线;以班干部、值日生为保证线。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了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通过“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政教处—— 班主任—— 科任老师”的校内德育网络和“家长学校—— 法制副校长—— 学生家长”的校外德育网络这两大教育网络的相互作用,将社会、学校、家庭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保持连续性和融洽性。学校坚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建立晨间、午间、课间“三间”学生活动管理制度、五项评比制度、家访制度、德困生帮扶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学生德育评分管理等常规管理制度,使学校德育工作抓得“更细”,做得“更实”,从而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课课育人”和“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的思想,“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学校要求教师在管理中尊重学生,把德育过程理解为“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构建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发动学生订立自己的班规及各项检查评分制度,开展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学校团委、学生会、作为自主管理的骨干,在学校管理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天的班级五项评比检查、礼仪值日、午休日常行为检查以及青年志愿者活动、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都由学生组织实施。在实践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逐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三墩中学德育工作者以人格的魅力吸引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严格的管理促进学生。学校德育工作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德困生真正做到“冬阳化坚冰,爱心暖人心”。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