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烈士褒扬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歌诞生76年 原名《八路军进行曲》

2015-11-12 10:13:50来源:解放军报
入伍20多年,会唱的军歌不计其数,但若问我最喜欢哪首歌曲?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最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入伍20多年,会唱的军歌不计其数,但若问我最喜欢哪首歌曲?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最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每每听到这首歌,总能让人血脉贲张、豪情满怀,歌曲中的每个音符仿佛都在撞击着人的心灵,令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25年前,我在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了军旅征程。在新兵连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那大气磅礴的歌词,震撼人心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用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歌。2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忘不了,在宝塔山下延河边,在毛主席乘飞机赴重庆谈判起飞的机场上,我们几百名新兵合唱这首歌的情景,四周的山谷回荡着我们青春激昂的歌声,无数的群众站在山头窑洞上,热情地为我们欢呼鼓掌,那壮观的一幕长存于我的记忆深处,让我久久回味,心驰神往。

“向前,向前,向前!”这别具一格的开头部分,充满动感充满激情的旋律,宛如进军的冲锋号,更似战鼓擂动万马奔腾,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信心,让人胆气豪气立时充盈胸腔。刚劲的歌词透射出战火硝烟的气息,将士一往无前冲锋陷阵的情形如在眼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简短有力的歌词,句句凝重,字字千钧,把我军的性质、宗旨、血性和精神展露得淋漓尽致,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指战员,始终不要忘了来自哪里,我们举的是什么旗,我们为谁扛枪打仗,我们肩负着多么神圣的使命。“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歌曲的结尾部分呼应着开头,如铁骨铮铮的誓言,庄严地承诺着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向着太阳,为了最后的胜利,始终把国家安危担在肩头,把神圣的使命挂在心尖,永不懈怠警觉忧患,永不停止奋进的脚步。

因为对这首歌曲发自内心的喜爱,我特别留意相关的创作背景资料。入伍多年后我才知道,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八路军大合唱》组歌中的一首,另有《骑兵歌》《炮兵歌》等歌曲。“没有钢琴,连手风琴也没有,只是摇头晃脑地哼着,打着手势,有时还绕着屋当中摆的一张白木茬桌子踏步转悠……”军歌的词作者公木这样回忆作曲家郑律成1939年冬天为军歌谱曲的情形。郑律成的女儿郑小提在《“军歌之父”用音乐激励抗日将士》一文中还讲到:谈及《八路军进行曲》的创作,父亲曾说自己是受到《大刀进行曲》的启发,但这里已不是“大刀”的形象,而是千军万马、一往无前的挺进场面。这与我的想像不谋而合。70多年前,《八路军进行曲》甫一完成,就像插上了翅膀,越过延安,飞向前线,飞进战壕,广泛传唱开来。1949年,北京举行开国大典时,这激昂的进行曲响彻天安门上空。后来,这首歌几经更名,于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签署命令,正式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从此,在新兵入伍、军人宣誓、重大集会、典礼校阅等时机奏唱军歌,成为我军条令规定的法定程序。不仅如此,军歌的旋律,还作为我军阅兵方队行进时的唯一伴奏乐。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我看见外军官兵踏着我军进行曲的鼓点,气宇轩昂地通过天安门广场,他们正步行进的方式虽与我军大不相同,但他们踏着我军进行曲的鼓点竟是那样默契。充分说明音乐是全世界相通的语言,进行曲是与全世界军人心灵相通的语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诞生76年了。76年来,在这支不朽的进行曲感召激励之下,无数革命先辈舍生忘死,打败侵略者,推翻反动统治,迎来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也是在这支伟大的进行曲感召激励之下,英雄的志愿军将士敢与强敌血战到底,打出军威国威,提振了一个民族的自信,换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还是在这支伟大的进行曲感召激励之下,无数子弟兵传承先辈血脉,铁肩担道义,热血写忠诚,捍卫军旗尊严,续写着前辈荣光。前进的道路虽然充满未知和凶险,但请相信,只要进行曲响起,就会为这支队伍注入强劲的动力,激励我们永远向前向前向前!(裴宇飞)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