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公益之声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考官还得懂专业

2015-07-31 14:44:52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本网讯:在一次公开招录英语教师的说课考场上,一位考生不顾主考官引导语“请用普通话说课”要求,通场使用英语说课。虽然这名考生英语讲得十分流利,但7名考官中仅有3名英语教师勉强听懂一些,其余4名则除了偶尔听懂几个单词,几乎不知所云。鉴于这种情况,主考官提醒该考生用普通话应试,但一旁监督员说以前也有这种情况,可以不做硬性要求。结果,这名考生得到很高分数。考官们给出的理由是“看人家说的那么流利,一定不会差。如果给了低分,可能埋没了人才。”

应该说,考官们是严肃认真而格外谨慎的。但是,没听懂就下结论,其结果可靠吗?教师们都知道,总体来讲,说课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是对一个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专业素质的全方位展示。就算考生英语讲得多么流利、多么地道,如果他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教学重难点拿捏不够准确、教学方法手段不够策略,能说明他说课说的好、说的出色吗?英语讲的流利地道,只能说明英语素养高,并不能据此断定英语教学水平高。换句话说,讲的好未必教的好。这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方面。事实上,有些考生不顾“用普通话说课”的规定而通场说英语,是为了展示自己较高的英语专业水平,同时能博得考官们的“点赞”,为自己赢得得分点;但不能排除,有些考生用看似精彩的英语讲话掩盖自己在教学理论上的缺陷,在他们看来,考官们未必都懂,糊弄一把还能得到高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考官们都必须首先听懂考生们在讲些什么,然后才能给出恰当的评判。

当然,考生吐珠喷玉似的精彩表现与考官们似懂非懂甚至如听天书般的反差,只是出现在为数极少的教育欠发达、高素质英语教师匮乏地区。但不管怎样,考官们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具备评判的足够能力,否则,以其之昏昏怎能识人以昭昭?

不单英语教师招录,其他各科教师及医卫、艺术等各行各业专业人才招录,评委们都得是业内能手、行家里手,才能真正把为国选才的重任担起来、完成好。(王生伟)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