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调研农村便民服务工作,发现不少村级民事代办站要么无人值守,房门紧锁、灰尘满桌,要么干部值守一天,却没见到群众“光顾”,白白消磨了时间。
民事代办站为何不招人“待见”?干部们给出答案:一是待遇低。目前,一些贫困地区的村干部每月薪酬不到一千块,让其像窗口单位工作人员那样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心里有怨言;二是人手少。代办站工作人员就是村“三职”干部,每人每周平均要值守2个以上工作日,这期间不能出去生产、不能出去挣钱,作为“泥腿子”干部不现实。三是村民不选择。现在农村交通条件改善了,村民随时到乡进城,顺便就把事办了,那些靠近乡镇的代办站甚至显得“多余”。四是村民不信任。一些村干部责任心差、办事能力弱,代办事项常常被拖延,群众不信任。
建设村级代办站本是便民利民之举,却因为个中原因,制度并未落到实处,“好心未能办成好事”。从反馈的情况来看,要把村级代办站管好用好,强化村干部履职意识、代办能力不可少,此外还需在提高村干部待遇、完善制度机制以及优化代办站设置、整合代办站资源上系统思考、综合施策。(四川青川县委组织部 王生伟)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