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怀柔报记者与区内摄影家一起来到抗战老兵王登元家,将本报制作的《怀柔纪事·抗战》专刊和老兵肖像照送到老人手中。抗战老兵王登元亲手接过了照片和报纸,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还想着我们这些老兵。能为国家战斗是我们的荣誉,我也希望尽我所能把当年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人们都记住那段历史。”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让人们铭记历史,本报与区党史办共同推出了《怀柔纪事·抗战》专刊,客观详细地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怀柔土地上犯下的累累罪行和怀柔人民奋勇抗战的故事。6月29日专刊刊发以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广大读者纷纷通过手机微信、电话、邮件等渠道抒发观感。很多读者,特别是年轻的网友通过本报微信阅读了报道。
《怀柔纪事·抗战》专刊以大量珍贵的人物口述、档案材料、历史图片为基本素材,报道活动历时半年,记者深入宝山、九渡河、渤海等镇乡实地走访抗战老兵、探寻战斗发生地、查阅相关史料,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区党史办专家也付出了辛勤劳动。他们组织专题研讨,认真确立选题,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从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与日军的战斗、英雄人物等各个方面对怀柔抗战进行了深刻解读。专刊共刊发44个版面、25个事件和人物,10余万字、40余张珍贵的史料图片。很多历史资料是第一次公布,十分珍贵。田正普老人的《我的童年所见》、教师常显艳的《死里逃生的拥军模范——记龙潭惨案的幸存者宋淑兰》、乔仕玉的《抗日尖兵刘宗悦》等稿件以翔实的内容、真实的现场感丰富了本报的报道内容,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我区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和区内摄影家深入农村,一同走进在乡抗战老兵家中,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照片。本报将这些照片洗印装帧,赠送给老兵们留作纪念,以表达本报对抗战老兵们的敬意。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