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办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民融合共促和谐发展

2015-12-04 09:46:08来源:天津日报
红桥区紧紧围绕“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美丽新红桥”的发展主题不断探索符合红桥区情、独具红桥特色的双拥工作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双拥工作同进步。

红桥区积极探索双拥特色之路

近年来,红桥区紧紧围绕“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美丽新红桥”的发展主题不断探索符合红桥区情、独具红桥特色的双拥工作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双拥工作同进步。

双拥国防教育形成特色

红桥区以平津战役纪念馆为依托,打造“一馆一路一校一社区”的双拥国防教育特色基地。通过在纪念馆路设置军事设施供群众参观等形式,开展国防及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雷锋小学和绮水苑社区与部队共建打造双拥教育载体,具有红桥特色“一馆一路一校一社区”的双拥教育品牌初步形成。

同时,红桥区借助新兴媒体双拥宣传深入人心。借助区内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网站等媒体,晒政策、晒活动,实时更新记录全区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的点点滴滴,营造出了军民互动点赞的新氛围。

各项优抚政策掷地有声

近年来,红桥区积极加大转退军人安置力度。坚持为军转干部、随军家属、退役士兵、军休干部提供安置保障。四年来共安置军转干部56名,全部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优先就近安置了40名随军家属到居委会工作,占全区居委会编制的4%,安置564名退役军人,安置军休干部17名,无军籍职工35名。

优抚对象的待遇得到全面落实。红桥区坚持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完善了抚恤金、补助金、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采取社会化发放模式,共发放“三金”5157万元。

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红桥区对优抚对象实行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对患重大病优抚对象实行医疗救助。

红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重大节日慰问驻军和军烈属的优良传统,每年春节和建军节前夕,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都要带领机关干部慰问驻区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四年来,共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85万元。区民政局从办公经费中节约开支,为武警三大队投资安装新塑钢窗700平方米。各街道、社区干部群众主动走进军营、走进优抚对象家中,开展多种帮扶活动。大胡集团坚持每年为消防和武警官兵办实事,累计送去慰问金20万元。

军民融合一家亲

红桥区驻区部队积极参与急、难、险、重和安全稳定工作。区武装部发挥牵头作用,每年汛期,组织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进行防汛应急演练和险情排查。同时组织部队与20余户军烈属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扶活动。武警六支队三大队成立“拥政爱民服务小分队”,官兵每年定期到西于庄社区,开展义务清扫街道和助困活动。公安消防红桥支队开展消防知识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尤其是8.12事故发生后,对大胡同等重点地区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四年来,共深入130个社区、31所中小学进行消防知识宣讲和应急演练,为区域消防安全生产做出了贡献。武警红桥中队每逢重要时间节点都组织官兵参加维护社会治安,先后八次担负警警联动防控打击街面“两抢”违法犯罪集中统一行动。多年来坚守巡逻岗位,为西站副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红桥区积极融合西于庄拆迁一号工程。武警红桥中队派出武警官兵为西于庄居民拆迁选房摇号现场维持秩序,红桥消防支队强化对拆迁片进行消防隐患排查,驻区部队为特殊群众无偿提供搬家协助。区委、区政府对拆迁地区优抚对象给予了特殊经济补偿,确保头号安居工程顺利推进。

红桥区创新军休干部“走出庭院、融入社区”融合模式。军休干部入社区、进学校,以讲革命传统为平台展开主题宣讲,累计作报告10多场,受教育1000多人,捐书6000余册,捐资助学16万元,帮助19名学生完成学业。融合市容环境大清整和美丽社区创建活动,四年来,驻区部队出动官兵2000余人次,车辆100余台次,清运垃圾1000余吨。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