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河北区积极顺应形势任务发展和军地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发达、文化人才汇聚的地域优势,把文化融入双拥工作,立足实际、整合资源,挖掘内涵、打造特色,既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又拓展了双拥新领域。
一、发挥地域优势,确立文化拥军新思路
近代中国看天津,走进河北识津门。河北区位于市区东北部,是天津市区发祥地之一,区内有觉悟社、梁启超饮冰室、望海楼教堂、意大利兵营和金汤桥等红色旧址,天津美院、工艺美院等传统艺术类院校,北宁公园、中山公园等历史名园,历史积淀、文化积淀深厚。
一是准确定位。近年来,河北区委、区政府坚持围绕“创意河北、文化河北”功能定位,把文化拥军作为双拥工作的核心内容,依托河北区深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拓展军政军民关系的新领域。
二是理清思路。区主要领导亲自率领调研组深入驻区部队,现地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详细了解部队文化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区里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军会和专题研讨会,全面分析建设形势,研究确立了文化拥军思路,并将其纳入“文化河北”总体规划之中,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和鼓动作用,搭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新桥梁。
三是全面实施。河北区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落实经费拨付,制定出台了《河北区关于深入开展文化拥军活动的意见》,要求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发挥各自优势,用文化凝聚全区广大军民的智慧和力量,使国防建设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创新形式载体,挖掘文化拥军新内涵
为了满足部队官兵对文化拥军活动日益增长需求,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创新文化拥军活动载体入手,狠抓“五个一”工程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军民参与双拥活动的热情。一是建立一支队伍。以区文联为主体支撑,成立了河北区文化拥军志愿者协会,组建了一支为军人军属服务的文化队伍,定期开展“文艺慰问演出”、“文化进军营”、“文艺骨干培训”等活动,把文化元素融入到拥军优属活动中,把文化产品融入到服务部队建设中。二是成立一个中心。该区成立了“河北区军人法律服务中心”,并在社区和驻区部队设立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发放法律宣传教育资料,对官兵关注的的宅基地纠纷、债权债务、网购假货维权、电子银行存款被窃取、个人信息隐私泄露等涉法问题进行咨询和援助。三是建设一个基地。依托华润制药集团,发挥意大利兵营深厚的历史底蕴,建设了民兵活动中心,在创新融合军地文化中提升了双拥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四是开通一个专栏。在区有线电视台开通双拥直通车专栏,制作播出双拥国防教育专题片10余期。五是搭建一个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在线交流便捷的优势,开办征兵宣传微信平台,针对适龄青年、大学生、家长等不同层次,重点推出了《兵妈妈的心愿》、《让青春和梦想飞扬》、《携笔从戎、青春无悔》等数十篇征兵宣传微信,点击量达到13.7万余人次,进一步调动了广大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积极性。
三、丰富活动内容,打造文化拥军新品牌
为保持文化拥军的活力,河北区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大力打造“三大品牌”:一是国防教育公园。依托具有革命传统意义的北宁公园,结合市区市容提升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嵌入国防元素,打造了天津市第一家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园内开设国防教育书屋、国防特色长廊、叠翠山烈士纪念碑和抗日战争主题展馆,让广大军民在游览的同时接受革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拥军花园”。深入挖掘曹家花园的历史内涵,使这座百年园林旧貌换新颜,创建了全区第一个“拥军花园”,既为解放军某医院共建了花园式景观,又为广大军民提供了休闲读书的好去处。三是社区文化艺术节。以承办天津市社区文化艺术节为抓手,充分发挥文艺宣传的引导作用、激励作用、塑造作用,开展了系列文化进社区、进军营、进校园活动,为官兵生活增添了活力,为部队建设倾注了动力,既培养了部队文艺骨干,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军地根据自身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望海楼中远里社区京剧社、宁园街社区春晚活动深受广大军民喜爱;预备役某艺术团,先后获得北京军区“军歌嘹亮颂祖国”歌咏比赛三等奖、“多彩的军营”表演二等奖,被部队官兵喻为“舞动的百灵”。
四、推进成果转化,展现文化拥军新作为
坚持把提高官兵能力素质,提升部队战斗力和为强军兴军提供精神动力,作为文化拥军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把一切成果向这方面转化和聚焦。一是将技能培训转化为提升官兵能力素质的基石。持续开展“绿衣蓝领”活动,及时了解驻区部队官兵工作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本着“部队有需求、个人有兴趣、回去用得上”的原则,从满足官兵现实工作需要入手,结合区域教育资源优势,在兼顾本职专业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爱好,尽可能让官兵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开设了电工、营养配餐、中式烹调、美容美发、电脑操作、家电维修等十余项专业技能培训,使参训官兵能够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增强了退役后就业竞争力。几年来,共培训现役官兵和退役士兵545人,100%拿到天津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合格证书。二是将使命教育转化为广大官兵的政治信念。以河北区革命旧址为生动教材,组织驻区部队官兵开展了“金汤桥上话军魂”、“觉悟社前讲传统”、“烈士碑前谈使命”等配合活动,教育官兵感悟红色文化,激发学习训练热情,提高履职尽责本领,积极投身河北区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尽责。(天津市双拥办 唐宏伟)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