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办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双拥之花在红色热土绚丽绽放

2015-11-06 11:33:49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革命战争年代,有4万多人参军参战,1300多人英勇献身,13万人参加支前,“孟良崮战役”驰名中外,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名扬全国。

——山东省蒙阴县双拥工作纪实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蒙山巍巍,汶水滔滔,有着厚重的历史孕育出悠久双拥传统的蒙阴县,革命战争年代,有4万多人参军参战,1300多人英勇献身,13万人参加支前,“孟良崮战役”驰名中外,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名扬全国。

\

县大班子走访慰问驻蒙军警

世事沧桑,斗转星移。自1995年以来,这个县连续6次被表彰为“全省双拥模范县”;1996年被国防部授予“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2012年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1999年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单位;2006年被民政部列为“全国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县”,一项项荣誉彰示着,双拥之花正在这个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蒙阴县绚丽绽放。

\

县委书记王浩玉走访优抚对象

再难,双拥投入不打折

政府资助建新房,党的恩情永不忘。6月17日,家住沂蒙老区蒙阴县岱崮镇冶子河村89岁的抗战老兵闫兴福搬进新房后高兴地逢人便夸:“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俺这把老骨头仍住在那间小破屋里……”。今年以来,蒙阴县对全县生活困难的在乡抗战老兵及烈属中,开展了“为抗战老兵及烈属实施安居工程”活动,他们通过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对房屋无法居住、构成危房的,签订住房援建协议。截至目前,该县已对5名烈士遗属、50名抗战老兵实施了援建住房,共发放援建住房补助金96万元。

\

郭德波为篮球赛开球

郭德波为篮球赛开球做为沂蒙革命老区,蒙阴县并不是十分富裕,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这个县的主要领导明确提出:再穷不能在落实优抚政策上打折扣,再紧不能紧优抚对象,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

这个县全面提升了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保障水平,持续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2012年以来,共为53户“三老”优抚对象修建房屋26间、补助资金50万余元、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24万余元。

为了及时足额兑现优抚政策,这个县出台了《蒙阴县优抚对象优待金统筹实施办法》、《蒙阴县优抚对象和农村“五保”优待办法》等文件,保障了优待资金来源,规范了发放形式在抚恤定补金调整过程中,采取就高不就低、尽量调高补助标准的方法,让优抚对象得实惠,2012年以来共发放抚恤定补金6626万元,为荣立个人三等功的108名军人发放慰问金10.8万元。

2014年12月退伍回家的公衍坤不向政府伸手,选择了自主择业。在县里政策的帮扶下,在退伍不到半年多的时间,发展渔业养殖,成立了蒙阴县坤鹏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垂钓园,带动了周边500多户农民一起致富。从“铁军”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孙艳华,在政府的扶持下,历经3年自主创业,就拥有了资产近千万的3家公司,成为沂蒙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天空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在当前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蒙阴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置工作的新路子,坚持“三公开、一监督”的原则,实行档案考核与文化考试相结合安置办法,确保安置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于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政策优惠的基础上给予补助,严格按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待分配期间生活补助费,积极鼓励安置对象自谋职业并进行政策扶持。2012年以来,自谋职业的138人,自谋职业率达到84%,按照标准及时兑现自谋职业金632.87万元,自主就业补助金1857.43万元。这个县还投资75万元,积极开展了自谋职业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工作,先后与县职教中心和安泰驾校联合建设了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2012年以来有633人次参加了技能培训,占退役士兵人数的90%以上。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了退役士兵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而且还进一步拓宽了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服务范围和推进全县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2012年以来,蒙阴县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为驻军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为武警、消防建设了营房、仓库、水电、通道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为县内军警单位配备了微机、电教设备、军事科学图书等。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慰问来我县训练部队,支持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等任务。驻蒙阴县岱崮某部进驻以来,这个县在办公、生活、训练、战备等方面及时做好保障服务,受到驻军官兵的赞扬。

创新,拥军路上步不停

在改革不断深入,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双拥工作也面临新情况。做为革命老区的蒙阴县,双拥工作如何融入时代元素?如何开拓创新?这个县做了多方有益的尝试,使双拥工作既有地方特点,同时也更具时代特色。

走出县门拥军,积极开展军民异地拥军活动,是蒙阴县探索趟出的一条富有老区特色的拥军发展之路。每年“八一”和春节,县委、县政府都组成拥军慰问团由县六大班子主要领导到外地去拥军,他们的足迹近到过济南军区、临沂军分区、远到过国防大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武警山东纵队医院、济南军区沂蒙旅、河南铁军部队等20多个军队单位,并与他们建立了长期的军民共建关系。2012年以来,这个县在开展军民异地拥军活动中,投入资金达60多万元。

一封家书送去家乡对子弟兵的问候,一件倡议带来子弟兵对家乡的执爱,一张卡片连起了军营与家乡的纽带,这个县创新地在蒙阴籍官兵中开展了“送一封慰问信、一份倡议书、一个双拥共建联系卡”活动,深化丰富了新时期双拥工作内涵。在倡议书中,家乡向蒙阴籍官兵发出倡议,每年对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每年向家乡党委政府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每年为家乡奉献一次爱心。同时,家乡党委、政府每年向官兵通报一次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为现役官兵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定期召开现役军人座谈会,加强军地联系。去年“八·一”前后,这个县蒙阴籍官兵发出“一信一书一卡”500余份,部队官兵纷纷回信,对家乡的关心表示感谢,决心立志军营、献身国防,为家乡增光添彩。谈起此事,十八大代表,现任济南战区某海防连长张茂春饶有兴趣地说道:“家乡的‘三个一’活动,是本地籍官兵立足军营践行强军目标,争做革命新人的助推器……”

在基本解决了优抚对象住房难、生活难的基础上,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县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难,这个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出台了《蒙阴县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并围绕参保参合、就诊就医、医疗补助等主要环节,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工作程序,实现了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费结算“一站式”即时服务,优抚对象随时住院、随时享受优惠补助,手续简明便捷,真正体现了便民利民。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拥军活动,这个县首创把每年的1月25日确定为拥军优属活动日,有效地促进了双拥工作组织化、社会化、常态化,保证了各项双拥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这个日子也成为蒙阴县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

热潮,拥军真情涌城乡

走在蒙阴这片热土,在感受山美、水美的同时,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这里处处涌动着国防教育活动的热潮。从孟良崮国防公园到南北岱崮战役遗址,从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到将军洞指挥所,从日新月弃的县城到山青水秀的乡村,一个个拥军故事,传唱在崮岭之间,让人们犹如走进了净化灵魂的大课堂。

这个县大力开展了社会化拥军,县双拥办成立了双拥工作指导站;县人武部成立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咨询站;各乡镇成立了双拥办、拥军优属服务站、军人军属法律咨询服务站;各村居(社区)成立了双拥工作站、拥军优属服务队、送温暖小组;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各自行业特点,成立了各种服务组织,窗口单位对军人和优抚对象实行挂牌服务。目前,全县各类拥军优属服务组织有480多个,结成帮扶对子1100多个,建立起了一张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宣传教育、军政联席会议、走访慰问、统筹优待、军民联谊、定期检查和表彰先进等工作,分门别类制定了规范的制度,一系工作制度达到了无缝隙对接。

一个个的双拥店标志、一辆辆街上流动的双拥车辆、一块块路口上醒目的双拥宣传牌,让人们无处不感受到蒙阴老区的拥军热情。这个县重视抓好基础教育和窗口工程,使拥军的风气渗透到全社会,县里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国防教育课,县委党校每期干部培训班都专门安排国防教育内容,将城区中心街设为双拥街,在城区主要街道和各乡镇政府驻地设制45块大型永久性双拥标语牌,在县城和乡镇驻地主要街道、路口粉刷固定标语口号200余幅;在车站、医院、旅游景点、出租车等公益窗口,挂起了“优抚对象优先”、“现役军人免费”、“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标志。每年国防教育宣传日,县级领导干部都带头走上街头发放国防教育材料,宣传国防知识。 “祖国在我心中征文”、“颂祖国诗歌朗诵会”、“歌唱祖国演唱会”、“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和以“说一句爱国语、绘一幅颂国图、唱一首爱国歌、做一个爱国人”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一个个拥军活动蓬勃开展,让人感

受到激情涌动的拥军热潮。

刘安英、杨敏英、刘孝珍、“沂蒙六姐妹”、苏立爱连续五届获得全省“十佳兵妈妈”荣誉称号在蒙阴传为美谈,一个个新老典型、拥军模范使拥军传统代代相传,在蒙阴上下形成了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县直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积极主动地为驻军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县法院设立了军人军属巡回法庭,及时调解军人军属及其他优抚对象的涉法案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税务、工商部门为从事生产经营的军属和优抚对象提供帮助和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教育部门为军人子女入托、入学提供方便,减免学杂费;团委、妇联、工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成立拥军优属服务队、送温暖小组等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爱心献功臣、爱心献军营活动,全县上下一片浓浓厚厚的双拥氛围让人振奋。今年,该县还结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辖区抗战老兵中开展了“为抗战老兵送健康”活动,这个县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一线,先后为抗战老兵进行了心电图、B超、血检、尿常规等项目检查,并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兵,给予了相应的诊疗意见和健康指导。另外,他们还为抗战老兵建立了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据统计,他们已为90余名老兵进行了健康检查,此举受到广大抗战老兵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另外,蒙阴县还广泛组织抗战老兵走进临沂市健康疗养院以3个月为一疗程的健康疗养活动,目前,已对全县60为抗战老兵进行了健康疗养。“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俺这些抗战老兵,每年还送俺到高档疗养院进行健康养护,俺终身不会忘记……”家住蒙阴县垛庄镇东垛庄村的抗战老兵赵友平高兴地说。

回报 ,倾注老区全部爱

多年来,蒙阴县军民深度融合,用新型的军民鱼水关系凝聚军心民心,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拥共建活动。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蒙阴县境内军警单位的广大指战员深谙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自觉地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发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支援地方建设,“驻防一地、造福一方”,蒙阴这片红色沃土上常年活跃着一支绿色的身影……

蒙阴县军警单位在昔日革命染血的土地上,再次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生态家园,为驻地做贡献”的孟良崮战役攻坚战。蒙阴县城北部有一座光秃秃的荒山叫小北山。蒙阴县驻军主动请缨,成建制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了三年,动用兵力6000余人次,栽植苗木20多万棵,并做好了后期管理工作。尤其旱期来临和挖掘树坑的时候,官兵们肩扛人抬送水上山,有的手上磨起了血泡,有的肩膀压得红肿,但是没有一人叫苦叫累,诠释着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良好形象。当地群众目睹了子弟兵的风采后,特赋顺口溜一首赞美子弟兵:“小北山呀风光好,今昔面貌不一样。昔日荒芜乱石岗,变成休闲游乐园,人民子弟兵是亲人。”

近年来,他们还以“春、夏、秋”季宜林木生长为契机,在全县掀起了“一连带一村,一兵带一户,户户栽树、家家绿化”的植树热潮,为生态强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先后会同林业、科技、农业等部门多渠道引进了“名、优、特、稀”等30多个品种的经济苗木为第二故乡染绿美化。通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率效应,到目前为止全县20万亩山岭贫地的生态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美化、绿化,全县果品面积已达到了65万亩,年产值40亿元。得到实惠的老百姓逢人便夸:“蒙阴驻军发动组织民兵预备役参与生态绿化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收入。”时下,走进蒙阴县的乡村,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果树缠绕,地边黄花报笑”的绿色生态新格局,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最美乡村”。2014年,蒙阴县人武部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单位”。

栽下棵棵树,长成片片林。今年3月26日,驻军96117部队与武装、民政共同发起的军民双拥林共建活动拉开帷幕。活动当天, 300余名官兵不顾疲劳挥镐挖填,一上午的时间就栽植了5000多棵柏树。据了解,他们利用5年时间,在驻地开发栽植15000亩的军民共建双拥林,为第二故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做出子弟兵应尽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蒙阴县境内军警单位共动用车辆2320余台次,投入资金160万元,为驻地修路15公里,参加驻地抢险救灾50余次。出动兵员1200余人次,为驻地捐款捐物达15万多元,培训消防人员达280多人次。多次参加森林灭火、抢险救灾、维护稳定等工作,赢得地方群众的好评。按照新农村建设和“千村帮扶”工程的要求,县人武部筹集资金20多万元,为帮扶过的8个村整修道路20多公里,打井3眼,培养技术人员达2000多人次;岱崮驻军出资100多万元为驻地修路达5公里,受到各帮扶村的好评。

军民团结,红花绽放。植根于英雄孟良崮下的老区蒙阴县,以真挚的情感,饱满的热情,浇灌的双拥之花在孟良崮下灿烂绽放!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