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办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奏响“双拥”曲 共谱鱼水情

2015-09-24 15:23:53来源:厦门日报 
海浪拍打着环岛路沿线的礁石,无声地诉说着那战火纷飞的历史。军爱民,民拥军。在思明区这片热土上,哪里有人民军队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哪里就涌动居民群众的浓浓拥军情。

海浪拍打着环岛路沿线的礁石,无声地诉说着那战火纷飞的历史。军爱民,民拥军。在思明区这片热土上,哪里有人民军队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哪里就涌动居民群众的浓浓拥军情。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在思明区的“双拥”工作中血肉相连,在“并肩战斗”中结下了鱼水深情。作为厦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的中心,思明区成为厦门市连续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主阵地、排头兵。思明区各部门、各街道掀起了一浪又一浪颇具特色、亮点纷呈的双拥热潮,谱写了新时期军地双拥的动人篇章。
组织保障

建军民共建点和

拥军优属服务组织135个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福建省双拥模范区、福建省科技拥军先进单位、福建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先进单位、曾厝垵居民纪不池获“全国拥军模范”……一项项荣誉是思明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最佳诠释。

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思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和创建双拥模范城的考评标准,思明区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相结合,坚持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相结合,为厦门市连续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贡献了一份力量。

思明区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区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双拥工作,制订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和支持部队建设各项政策。

同时,思明区建立军民共建点和拥军优属服务组织135个,形成“党委政府、驻军单位、民政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军地共创共建”的双拥创建新格局。

宣传教育

社区设立90多个

国防知识宣传窗口

在曾经的海防前线何厝,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纪念馆里,听英姿飒爽的女民兵讲述上世纪的战事。这是思明区的一大特色国防教育品牌。在该区,全民国防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宣传教育氛围日益浓厚,有效地推动了双拥工作的开展。

以史为鉴。思明区深入挖掘历史资源,不仅修建了少年先锋队队歌广场、重塑“英雄小八路纪念馆”,还建立了以思明区委党校、何厝女民兵哨所、“海上猛虎艇”纪念馆、“鼓浪屿好八连”为主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让干部群众、青少年接受国防和双拥教育,受到中央首长和上级单位的高度评价。

全区还搭建起宣传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的立体宣传阵地。据统计,思明区在社区设立了90多个国防知识宣传窗口,刊出宣传版面380多期;四年来,全区共举办国防教育讲座20场次,培训国防教育骨干58人,近9万人次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

优抚安置

让优抚对象

感受到“具体的幸福”

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一直是思明区双拥工作的重点。思明区及时研究优抚安置政策落实中碰到的难点问题,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推动军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官兵和优抚对象感受到“具体的幸福”。

对于退役士兵,思明区在严格执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的基础上,按1比1配套加大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及就业奖励力度,补发退役异地安置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金差额,提供圆梦创业基金支持,大力推行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政策。四年来,共接收安置转业士官、退伍士兵710名,累计为退役士兵和现役军人家属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该区还将双拥保障金、残疾抚恤金、立功人员奖励金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优抚对象医疗、生活困难临时救助专项经费,并确立了优抚金自然增长机制,义务兵优待金、残疾抚恤金平均每年增长12%。

思明区还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所有重点优抚对象给予医疗补助,每人每年发放门诊补助费500元,并按每人600元的标准发放体检费。对孤寡、残疾、优抚对象、军烈属等申请社会保障性租赁房实行分类轮候配租制度,可单列轮候,优先配租。

【亮点点击】

思明区“双拥”品牌

科技拥军

依靠科技提升军队战斗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依靠科技拥军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巨大。一直以来,“科技拥军”都是思明区“双拥”工作的品牌。

思明区采取资源投入、技术培训等形式搞好科技拥军,先后投入220万元用于思明区人武部信息化指挥中心建设,投入300多万元为驻军进行电子指挥系统建设,投入130多万元用于军史馆修建,为部队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科普进军营”主题宣讲和图片巡回展览活动则是思明区科技和信息化局“科技拥军”的一大做法。在活动中,思明区将最具有时代气息、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天文、地理、生产生活等科技知识送到了军营,受到广大官兵们的喜爱和欢迎。

据了解,思明区科信局先后举办“互联网知识应用创新”等5期系列讲座,培训官兵达300多人次,发放《科技热词读本》等科技书籍1000余册,不断提高官兵科技知识和技能。

以人才培训促融合发展。思明区通过厦门大学广泛开展军地人才培养、学历升级和科研攻关活动,鼓励开展军地联训和专业技术培训,推动军地科技资源共享,推进军地技术与人才需求信息互通对接。

司法维军

军人军属维权有绿色通道

在思明区法院,有一个特殊的“维军合议庭”,这是思明区为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在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开通涉军案件快速处理的“绿色通道”。

在这个专业化的涉军案件审判队伍里,思明区法院专门抽调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维军合议庭”,运用全面、全程、全员的“三全”调解法化解涉军矛盾,对相关案件实行“一案一档一回访”工作机制,逐案独立登记造册,试行军人军属人身损害案件诉讼保全免担保制度,机制性开展判后答疑,及时掌握官兵涉法动态,提供“工作到位、感情到位、帮扶到位”的法律帮扶,全面贯彻司法拥军要求。

2012年6月至今,合议庭审结涉军审执案件157件,诉讼标的3611万元,平均审执期限仅为44.5天,回访军人军属160余人次,为军人军属挽回损失2000多万元。尤其注重调和涉军家庭纠纷,促成8起军婚案件和好,维护军心稳定。

思明区法院还建立了“军人法律实践基地”,通过聘任军人担任人民陪审员、法官助理,经常举办以部队官兵为开放对象的“公众开放日”,不定期组织官兵旁听庭审、提供法律咨询。

同时,思明区法院在某部队营区开通“法律维军网”,设有维军博客、维军信箱、维军电话、涉军大讲堂、维军新动态等栏目,受到官兵好评。

思明区司法局则在海军某部设立了法律服务与援助工作站,为司法行政机关与驻地部队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法律共建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与载体,也为部队官兵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法律知识的便捷通道。据悉,工作站成立以后,思明区司法局定期组织法律专业人士深入部队营区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为官兵及军属提供婚姻家庭、刑事、民事等各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

鱼水情深

“好八连”成鼓浪屿亮丽风景

一到周末,在鼓浪屿码头协助执勤的八连战士,是鼓浪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鼓浪屿码头的茶水站,更是游客们眼中的特殊风景,不仅有茶水和纸杯,还有便民伞,以解决雨天给游客出行带来的不便。

作为一支久负盛名的部队,从1970年起就进驻鼓浪屿的八连与鼓浪屿的居民群众鱼水相融。在岛上居民的心里,“鼓浪屿好八连”不仅是一支驻岛部队,更是他们的“保护神”。

到岛上各个景点义务值勤,维护秩序,扶老携幼;与派出所联合执勤,维护治安;与鼓浪屿街道共同组织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下岗职工、残疾人、五保户挂钩扶助,帮助料理他们的生活;连队还定期到岛上清扫景区、广场、沙滩等公共卫生,共同维护鼓浪屿的洁净……

家住鼓浪屿的陈光明是一位血友病患者。身体一旦出血,再小的伤口都可能致命。八连官兵们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推着他上学,帮助他就诊,使他顺利完成中学学业。后来陈光明参加自考,战士们又为他买资料、给他按摩、陪他出门散心等等。不懈的努力之后,陈光明获得了福州师范大学的本科学历。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作为鼓浪屿的基层政府,鼓浪屿街道不遗余力地开展双拥工作。比如,利用“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慰问、拨款,改善和提高部队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积极开展军政共建共育工作,依托“鼓浪屿好八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先后完成各所中小学生军训和各类夏令营活动;积极开展智力拥军,利用市民学校,为战士开设计算机基础与运用、旅游英语、钢琴、写作等各类培训班,几年来受益官兵达200多人。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