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街道拥军服务指导站的志愿服务队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多年来,挹江门街道双拥工作在全街道军民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辖区内涌现出了许多拥军典范。在挹江门街道钟阜路社区就有这样一支队伍被驻地官兵亲切地誉为“最美阿姨们”。
粉红的郁金香、火红的玫瑰花……每周五钟阜路社区手工坊忙开了,十几位奶奶级的“俏夕阳”聚在一起编织丝网花。就是这些“俏夕阳”被驻地部队官兵亲切地誉为“最美阿姨们”她们当中有退休的老师、离休干部、企退人员,她们来自不同行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爱国拥军的拳拳之心,都在用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着社会拥军,都在用大爱传播着爱国拥军的正能量,还有她们都是挹江门街道拥军服务指导站的志愿服务队队员。
每当中国传统节日,农历端午、中秋来临之际,在驻地部队营房食堂餐厅里总有挹江门街道拥军服务指导站志愿服务队阿姨们快乐忙碌的身影。她们和官兵欢聚在一起洗粽叶、包粽子、煮粽子,或是包饺子……。如:今年6月19日上午,她们又来到了军营,大家团团围在一起,现场热闹非凡。糯米、红枣、竹叶整齐地摆上桌,别看官兵们平时训练场上英姿飒爽,可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包粽子却是隔行如隔山,他们虽然不懂如何包粽子,但是他们依然积极参与,官兵们争着向阿姨们学习怎么卷叶、放米、缠叶,阿姨们手把手热心地教着战士们包粽子的顺序和手法,裹叶子、填糯米、放肉馅、砸粽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功夫,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成形了。山东籍的战士小张高兴地说:“虽然过端午远离家乡,阿姨们就像妈妈一样,还教会了我包粽子,我觉得一点儿也不想家,心里很快乐!”通过一个个“心连心”粽子,进一步加深“军民一家亲”的情谊。
走进挹江门街道钟阜路社区手工坊,仿佛置身美丽的百花园,惊叹于手工艺术的魅力。“丝网花也是有生命的,有造型、有感情,才会让人赏心悦目。”王志红是这个手工坊的指导老师,她做花特别用心,为了做一朵荷花,常常跑到公园里去观察,看看荷花有多少片,哪一片先开,慢慢琢磨怎样做才美?做丝网花跟画画一样,不仅需要一双灵巧的手,还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根塑料绳,一把彩珠,串起来就成了五彩缤纷的精美工艺品。小猴、小羊、小龙……十二生肖活灵活现,红红的大苹果,鲜脆欲滴的大白菜这些作品无不展示阿姨们精湛的手艺。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她们编了一百只羊,送给部队官兵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喜气羊羊过大年”。
今年七月,阿姨们得知辖区南京政治学院的学员毕业将要奔赴边疆、报效祖国。她们紧赶慢赶编出了一百只大苹果,送给每一位毕业的学员,祝福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平平安安,工作顺利。南京政治学院的毕业学员们手拿着一只只饱含深情的红苹果,齐声喊道:“祝最美阿姨们永远健康、漂亮!”小小的苹果却饱含浓浓的拥军情义,推动挹江门街道拥军事业深入,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给力鼓劲,也让战士们感受到了南京古城这个第二故乡的温暖。(挹江门街道钟阜路社区 李莉)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