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体育学院师生与闫清海夫妇合影。田瑞夫 摄
大学生观看官兵队列表演。郭诚 摄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弘扬爱党拥军的主旋律、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指导下,河北省粮食局、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了以“善行河北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大型系列公益活动,活动第一季主题为:爱党拥军。活动组织我省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访慰问千名老党员、老军人,追寻革命足迹,畅谈革命理想,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活动自7月10日启动至今,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参与走访慰问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300人,从石家庄到保定,足迹遍及平山、鹿泉、井陉、元氏、易县、唐县、安新、满城等地,每到一处,那奔驰而过的河北军粮的慰问车辆,那舞动飘扬的“善行河北薪火相传”的活动旗帜,一红一绿之间装点了这个与往不同的夏天。
“河北军粮”作为省粮食局打造的“服务部队、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品牌与平台,在本次活动中大放异彩。全省军粮系统从人员、车辆到慰问物资等方面对活动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点点滴滴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善行”的力量,展示了“军粮”的风采。 (文/司雨)
没有我们的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活动首站,选择了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平山县,来自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体育学院和石家庄经济学院的五支志愿者小分队分赴西柏坡镇、古月镇、岗南镇、平山镇、下槐镇、东回舍镇、温塘镇展开走访慰问。
在西柏坡镇的老党员闫清海家,闫清海夫妇看到来访的学生们高兴地合不拢嘴,把自家地里的瓜果梨桃一样样地端出来。老闫家墙上的一排已经泛黄的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位细心的同学凑到跟前一下子认出了照片中的人物“这个是董必武,我在历史书上看到过!”,闫大爷接过话头,“你说对了,当年,我爹可是董必武夫妇的房东呢!说起来,董必武夫妇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当年,年仅3岁的闫清海患病,几近不治,是董必武夫妇发现小清海还有气息和心跳,并亲自将他送到东柏坡村的医务所治疗了三周才痊愈。说到动情处,闫大爷的眼圈湿润了,他哽咽着说:“没有当年的董必武夫妇就没有现在的我,没有我们的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啊。”
在石家庄的走访结束后,笔者收到了河北师范大学杨洁同学的一封写给抗战老兵的信,她在信里写到“我最后的一瞥,看见您,一位为祖国贡献大半生的老军人,默默流下了眼泪。也许就在那一刻您又回到了战场上,想到了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想到了曾经奋力杀敌的场景。您是一位真正的军人,我要把您的故事讲下去,把像您一样的无数无名英雄战士的故事讲下去。希望您的故事可以给予当下人启迪,希望在读完这封信后,人们会有所感悟。”
90后与90后的握手
薪火在燃烧
在保定,由团省委组织的来自全省60余所大学的150名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同学们也加入到活动中来,分别在易县、唐县、满城、安新等地展开了走访慰问活动。
狼牙山镇口头村的郝秀元老奶奶出生于1922年,由于年纪大了讲话吃力,她的大儿子向到访的同学们讲述了老奶奶当年的光辉事迹。在1939年的黄土岭战役中,老奶奶在前线连续七天七夜抢救伤员,那一年她只有17岁。战斗结束后,老奶奶回到家卧床不起,当地领导说,如果奶奶不幸牺牲了,一定要在她的墓碑前后植满松柏,纪念这位革命的巾帼英雄。幸运的是,老奶奶逐渐康复起来,后来还成为了当地的妇救会主任,继续为革命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郝奶奶年纪大了耳朵背了,听不到同学们告别声的她,还一直拉着孩子们的手不停地说“进屋喝口水”,同学们停下离开的脚步,俯下身来,握住了奶奶的手。那一刻,90后与90后紧握着的手所传递出的温情让人动容。
打鬼子、救伤员、抬担架、纳鞋底,每走进一家同学们聆听的都是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故事。他们没有流利的表达,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那朴实的言语,那颤抖的声音、那湿润的眼角、那凝望的眼神、那紧握着的手,都印在每一位志愿者的心里。那革命的薪火始终在燃烧。
重温革命历史
体验军旅生活
在保定走访慰问的同时,大学生骨干们还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8集团军某基层分队参观慰问。学生们怀着崇敬与澎湃的心情走进军史馆,凝神观看一幅幅珍贵的画面,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战和感人事迹,他们或驻足观望、或低声交流,对革命历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军史馆的参观,学生们感受了部队光荣,感悟了革命精神。很多学生都说,回去以后一定读一读当年的革命历史,看一看革命影片,重温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来到基层分队与部队官兵进行互动联欢。独唱、合唱、音乐剧、情景剧、军事表演等等,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场上不时传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尤其是部队官兵和大学生们互动拉歌,一下子把大家的心绑到了一起,不仅活跃了气氛,同时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部队官兵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军事课目表演向大学生们充分展示了当代军人的风采,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彰显着军人特有的“精”“气”“神”。学生们精心编排准备的联欢节目,高潮迭起,欢声笑语中拉近了与广大官兵的距离,为绿色军营带来了青春与活力。
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官兵们都大呼过瘾,盼着这样的活动多多开展,让部队生活更加充实,让学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司雨、齐宏)
笔者手记
石家庄、保定的走访慰问已经结束,笔者在这个夏天结识了一群可爱可敬的“90后”们,20来岁的年轻大学生和90多岁高龄的革命前辈们,在不同的年代书写着不同的青春,却在这个夏天,在这次活动的机缘下碰撞出了“火花”。
活动各方对此次走访慰问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刘丽说:“本次保定的走访慰问是我省今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组织大学生骨干寻访抗战老兵、记录抗战故事、体验军旅生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全省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重温峥嵘岁月、感悟革命传统、接受思想洗礼、坚定理想信念,使‘革命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心中薪火相传,进一步激励全省广大青少年为祖国建设、民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第38集团军某基层分队教导员党东星说:“通过与大学生们的互动,一方面向大学生们展示了当代军人的风采,另一方面,同学们为军营带来了一股青春的激情和活力,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拥军爱军的热情,更加坚定了官兵们无私奉献、报效国家的决心。”河北省军供粮油服务中心主任张书棋说:“河北省粮食局党组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我们省军供粮油服务中心在局党组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这次活动,各市粮食局与军粮中心也给予大力配合,在车辆、物资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持,显示了粮食系统尤其是军粮队伍干部职工对我党的忠诚,对我军的热爱。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爱党拥军的‘善行’走得更远,让革命的‘薪火’传得更广、燃烧得更旺。”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