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必须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立规执纪既是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有力抓手和保障,必须贯穿始终。
是真想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还是作纸糊的刀剑吓唬人,出发点不同,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制度之基在于符合实际、科学严密,闭门造车、跟不上形势,就会一出台便落伍;留有暗门、漏有缝隙,就会像“牛栏关猫”徒具形式;不衔接配套、打架撞车,就会增加执行难度。制度之要在于能够解决问题,紧盯作风上久治不愈的顽症痼疾,突出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抓住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这个重点。制度之威在于行必果、违必究,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违反了怎么办,尽可能量化细化具体化,规定得清清楚楚。
法规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才能令行禁止。如果执行不力,嘴上硬、手上软,搞选择、有弹性,瞧来头、看风向,手下留情、法外开恩,就会产生“破窗效应”,使法规制度刚性钝化、功能软化、权威弱化,成为一只没有锋牙利爪的“纸老虎”。更为严重的是,明规则不彰,潜规则必盛,不良风气必然蔓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方面的制度笼子越扎越密,执纪惩处持续发力。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为什么仍有人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一个深层原因是,缺乏对遵规守纪的敬畏感和自觉性。有的存在侥幸心理,有的信奉权大于法,有的把“带电作业”当本事。因此,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教育、监督、惩处同向发力,让“压力指数”超过“弹性系数”,让人们对法治的信仰敬畏根植心底。惟此,方能使“四风”及其各种变异表现无力反弹,使一切不良风气弊除根绝,实现政治生态海晏河清。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