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办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农家三代接力拥军 朴实情怀续写大爱

2015-08-24 11:28:25来源:中国军网
甘阳新、特约通讯员李益林报道:“八一”建军节,湖北省崇阳县农民张日平带着儿子张奇义,拉着一车西瓜来到驻军某部慰问。

本报讯 甘阳新、特约通讯员李益林报道:“八一”建军节,湖北省崇阳县农民张日平带着儿子张奇义,拉着一车西瓜来到驻军某部慰问。车头贴着的大红纸上写着一首打油诗:“艳阳高照庆八一,国防建设真给力;人民军队人民爱,拥军慰问表心意。”这样独具特色的慰问信,张日平已经写了18年。

张日平是该县桂花泉镇东源村人,靠种十几亩责任田为生;多年来,他还耕耘着另一块责任田——爱国拥军。张日平的拥军情结,源于他父亲的言传身教。他的父亲张道全曾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据张日平介绍,他父亲出生在旧社会,曾要过饭。父亲常跟他讲,是共产党和亲人解放军给山村农民分了土地。在张日平的记忆里,每年建军节,父亲都会挑着箩筐,走上几十里山路,慰问驻军官兵。小时候,每次父亲下山拥军,张日平都跟在后面;长大后他挑担,父亲就跟在他身后。1998年,年逾古稀的父亲身患重病,走不了山路了。从此,张日平正式接过了拥军接力棒。之后的每年建军节,他都要采摘自家果园产的水果,到驻军部队慰问;每逢部队执行抗洪抢险等大项任务,他也要挑一担山货去慰问。张日平常对家人说:“山村脱贫致富了,公路、私家车和互联网都进村了,得益于国泰民安。我们可不能享受着太平却忘了保家卫国的解放军!”

在山村,张日平文化不算高,但喜欢读书看报,平时爱编顺口溜。一次,县里召开欢送新兵入伍大会,张日平作为拥军代表上台发言,他念了一首自己编的顺口溜:“穿上军装背上枪,保家卫国挑重担;勤学苦练莫分心,家有困难大家帮。”这段顺口溜也是张日平拥军的一个写照。多年来,张日平还坚持帮扶村里的军烈属。逢年过节,他为家庭困难的军烈属送去过节物品;农忙时节,他去缺劳力的军烈属家帮助耕种。

怀着一份朴素感情,张日平把父亲交给他的拥军接力棒传了18年。如今,年过花甲的张日平体力每况愈下,去年还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为自己不能多挑一些年的拥军担子而深感遗憾。今年“八一”前夕,张日平专门将在武汉务工的儿子张奇义叫回来,一起到驻军部队慰问,为的就是不让张家的拥军传统在下一代给丢了。他儿子张奇义告诉笔者:他是看着爷爷和父亲拥军长大的,爷爷已于2000年去世;现在,父亲的年纪大了,又身患疾病,他义不容辞要将拥军接力棒接过来,并一直传下去。

☞ 为他点赞

有一种情怀,植根于生生不息的大地,那就是爱国;有一种追求,融入血脉,世代相传,那就是拥军。一个普通农家,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三代人数十年矢志爱国拥军,令人敬佩。他们所做的可能不算多,但倾注的却是浓厚质朴的爱国拥军情怀。和平时期、山村农家、致富之后,这种情怀更显可贵。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