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提升双拥工作层次和整体水平,平湖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以“五新举措”助推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平湖双拥工作新体系。
一是夯实基础,健全双拥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双拥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人员,建立完善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三家”挂帅,市级部门、镇街道、村社区“三位一体”的双拥创建工作机制。把双拥工作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党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统筹部署、统筹落实、统筹考核。市双拥办还定期组织开展双拥工作成员单位会议,认真部署落实双拥工作台帐资料的准备和制作,及时解决新问题、探讨制订新方案、认真总结好做法,在互动交流中着力提升整体创建效能。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双拥工作新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兵役法、国防法、双拥知识等专题宣讲和知识竞赛,不断提升全民参与热情。积极依托平湖民政微信平台专栏,加大双拥动态工作的宣传报道。着力构建形式多样的双拥宣传平台,在市区繁华街道和路口设置大型双拥广告牌以及涉及双拥宣传内容的灯箱和地名牌合计500多块。精心组织“心系国防文艺晚会”,举办建军88周年大型双拥文艺晚会。在广播电视台开设了“东湖劲涌双拥潮”专题报道,在平湖市技师学院等相关学校制作“军人荣誉墙”,在烈士陵园内新建平湖市烈士事迹陈列室,专门介绍56位平湖籍烈士的献身革命的英雄事迹。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爱国拥军意识。
三是规范管理,提升优抚补助新水平。继续完善优抚对象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模块更新,与各医院签订了“一站式”结算服务协议,即时结报医院已覆盖全市14家定点医疗机构,切实解决了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审批环节多、资金周转时间长的难题,有效减轻了他们的医疗负担,使各类优抚对象能够更加及时便利地享受到“一站式”结算平台带来的优质医疗服务。积极根据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优抚文件精神,按照我市优抚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今年4月起再次大幅比例提高涉及我市9类优抚对象的生活抚恤补助标准,其中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从2014年17800元提高到19100元。目前我市平均补助水平位于嘉兴五县两区前列,并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有效确保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本地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水平实现同步增长。此次调标后将惠及全市各类优抚对象近2500人,全年将发放各类优抚金合计约2000万元。
四是创新方法,探索创业安置新渠道。把“扶持创业”活动作为复退军人就业安置和双拥创建工作的新载体。坚持计划安置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综合运用就业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学历提升等有效手段,大力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设SYB新型创业理念培训班,丰富和完善了退役士兵的就业观,至今已有8期252人通过考核,获得《创业培训SYB证书》。开办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汽车维修、厨师、电焊工等培训课程,促进退役士兵多渠道就业创业,已有390名退役士兵在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获得人社部核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开展提升型学历教育培训,在平湖电大开设法学、行政管理等本专科课程,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协作,全额资助被录取的退役士兵在校期间的学费,并每月补助生活费300元。据统计共有800多名退役士兵参加了电大学历教育,12名退役士兵取得高职教育文凭,通过理念、技能、学历三方面培训有力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基本功”。
五是拓展领域,打造特色拥军新内涵。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军地联动”的要求,建立社会化拥军工作新机制,大力开展文艺、科技、卫生、农技、法律拥军系列活动。文化部门开展打造军营舞龙等特色品牌,全年15000多册流动图书进军营,极大地丰富了官兵们精神文化生活;科技部门组织科技工作者赴部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地提升部队官兵科学素养;卫计部门组织10多名医疗专家到军营开展心理咨询和卫生医疗服务。农技部门组织高级农技专家到部队开办军营果蔬种植专业知识讲座,提升军营种植技能理论水平。司法部门组织专业的法律工作者到部队送法律读本,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实际对有关法律内容进行认真解读和分析,有效提升官兵学法用法的理念和意识。通过开展以上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构建了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丰富了军民共建内涵,绘就出了一幅新时代军民鱼水亲情的温馨画面。(浙江省平湖市双拥办供稿)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