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地处江淮之间,有“金陵锁钥”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全军第一个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三界训练基地就在我市,训练保障任务繁重。多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站在推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高度,讲奉献、顾大局,全力支持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有力助推了部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支持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三界训练基地承担演训任务日益加重的实际,我市各级自觉把拥军支训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一是建立领导体系。各级坚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为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领导述职内容,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2006年成立三界训练场区军地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去年市县两级又成立支训办,增配一名副县(科)级干部任支训办主任,实行军地合署办公、经费财政保障,做到了支训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责、有经费。二是健全政策制度。先后制定《聚焦强军目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科技拥军实施方案》、《非公组织拥军优属实施办法》等6个政策性文件。2011年起,每年与基地联合下发《三界地区演训活动中群众赔偿工作意见》。2014年,根据三界演训实战化对抗训练的需要,又出台了进一步做好拥军支训工作的《意见》,从强化基地设施保护、规范损害赔偿、搞好后勤保障等22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和县乡政府依据市里《意见》,针对自身承担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了"1+n"系列配套文件。三是加强督导检查。每年对年度拥军支训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落实“四会一督查”即任务分解会、工作推进会、问题协调会、考核表彰会和市领导带队督查,确保拥军支训工作有力有效。
二、支持基地建设,为提升部队核心军事能力搭建重要平台。
我市各级牢固树立和平不忘国防、发展更要拥军的理念,把三界训练基地建设当成我们自己的事来对待,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是办理土地确权。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三界基地土地确权办证工作一直没有落实。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支持基地各项建设,从2010年起,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会同基地先后召开30多次协调会,开设确权领证“绿色通道”,经过艰苦细致地努力,2013年7月顺利完成了119平方公里的三界基地土地确权工作。二是完善配套设施。为方便演训部队进出,市政府协调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投入1300多万元,在宁洛高速三界处开设出入口,并对影响场区通行的17公里道路铺设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将水泥路延伸至每个驻训点。全面谋划编制国防公路项目,上报项目总数41个,并加快推进训练基地铁路军用专线项目建设。还先后投资2亿多元,无偿划拨500多亩土地,建成国防动员指挥中心、驻军专用训练场等10多项军事工程,各类训练场地设施更加完备。三是搞好相关保障。将基地周边安全稳定情况纳入创建平安城市评比,30多次组织市、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参加基地实兵实弹演习协调会,做好群众转移、场地清理、交通通信、安全警戒、医疗卫生、粮秣水电等相关保障工作。仅2014年,就投入人员1000多人次、车辆220台次,保障部队演训活动24批次。每次演习,地方政府都要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政策,配合演训部队搞好群众损失认定、统计、核实、赔偿等工作,确保部队一门心思练打仗、谋打赢。
三、强化军人荣誉,为激发官兵爱军精武热情创造良好条件。
滁州有着爱国拥军光荣传统,广大干部群众对部队有感情、对拥军支前有激情,凡是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事都全力去做、努力做好,营造了支持部队、尊重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军人军属认同感。组织拍摄6部双拥专题片,编印《双拥书画集》,在市区设置双拥宣传标牌620多幅、军人优先服务标志286个。利用“八一”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时机,协调驻滁部队开放军营,每年组织学生、市民近6万人走入军营接受国防教育。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兴我国防、固我长城”“居安思危、富而思危”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把军人当亲人、把军属当亲属,着力提升军事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二是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提高军人获得感。我市成立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领导小组,并在司法机构设立合议庭,在部队、社区分别设立军人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站,开辟涉军维权“绿色通道”,实行“立、审、执”三优先和“减、缓、免”三优待政策。转业干部100%进党政机关实职安置,随军家属安置率、优抚加优待政策落实率、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率均达100%,军人子女义务教育100%免费择校、中考加30分进入重点高中,驻军部队普遍感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心厚爱。三是组织走访慰问,激励军心士气。坚持做到部队需要什么就保障什么,官兵演训到哪里就伴随保障到哪里、拥军慰问到哪里。每年“八一”和新年春节,或驻滁部队外训、外区部队来滁驻训,无论时间多紧、工作多忙,各级走访慰问从不间断,仅去年市财政就拿出260余万元慰问部队。还发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两新”组织,利用部门和行业优势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积极为部队办实事解难事,激发了广大官兵投身强军兴军实践的政治热情。(在全国双拥办主任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