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办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地合力军民合心 铸就双拥“淮南品牌”

2015-08-13 09:46:09来源:中安在线(合肥)
近年来,淮南市双拥工作实现了10个100%,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做到了军地军民的心坎上。

转业干部100%安置进行政和事业单位,退役士兵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100%给予免费培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上岗和城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经济补助均100%……近年来,淮南市双拥工作实现了10个100%,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做到了军地军民的心坎上。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一个事例、一组数据看淮南双拥,彰显的是淮南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坚持双拥强国、双拥利军、双拥兴市、双拥惠民理念,不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艰辛努力。淮南市成功实现双拥模范城全国“六连冠”、全省“八连冠”,目前正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必将为淮南这座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的城市增添新的光彩。

组织领导,把双拥工作定位为“一把手”工程

翻开双拥“记事本”,浓墨重彩的笔迹清晰可见:

淮南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将双拥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党政军主要领导参加的市双拥工作委员会,市委12位常委中有7位是市双拥工作委员会领导,31个部门和单位的一把手为成员。市委常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市双拥工委会议、军地领导互访等制度的落实,让双拥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实践中,淮南市把双拥工作纳入“四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军地互办实事范畴、财政预算、全民教育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了双拥工作重点:在事关大局上互相支持,在经济建设中优势互补,全民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逐步提高,军民共建活动扎实开展,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群众性双拥活动深入开展,为部队办事尽心尽力,驻淮部队建设大力推进。

服务保障,像保障民生一样支持部队建设

淮南中燃公司投入8万元为淮南军分区食堂无偿铺设改造运输管道;淮南首创水务公司投资10余万元为消防支队重新铺设供水主管道,解决了给水配套难题;向安徽预备役师汽车营赠送了价值15万元的办公器材和10万元的战备物资……

市委、市政府在逐年加大投入的同时,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全力支持驻淮部队建设。为搞好全市三级国防动员演练,市财政在较为困难、且在没有年初支出预算的情况下,拿出210万元为淮南军分区安装了音视频一体的市县区指挥通信平台。市国土局对军用土地使用给予优先优惠办理;政法系统建立军人军属维权机构,公正快捷地解决涉军维权问题;市公安局制定了军事设施保护措施;市体育局免费为驻淮部队修建安装了健身设施;市交通、卫生、商务、食品药品、粮食、电力、电信等部门积极做好驻淮部队日常训练、生活保障工作。

优抚安置,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2014年,淮南义务兵优待标准8869元,2014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经济补助金按照部队退役金1:1.5比例予以补助。“三属”、在乡复员军人、残疾军人全部实行多重保障。三年来共优待12175户,款7979.3万元……

完善政策、优先优厚,是优抚政策的一大亮点。淮南市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维护优抚安置对象合法权益。确立了以扶持就业为主,发给退役金后自主就业,政府安排工作,国家供养,退休,以及继续完成学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体系。近3年来,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4056人,其中自主就业2086人,发放自主就业和自谋职业经费4958.5万元,发放待分配期间生活费378.7万元。

市政府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多次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提供了8799个工作岗位,有3257名退役士兵前来应聘,签订就业意向1706人,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年年圆满完成。坚持遵循换证原则,为910名伤残军人换发了新式伤残证件。积极实施“追思工程”,全面完成淮南烈士陵园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共建家园,美好淮南处处闪耀“国防绿”

共建家园,是驻淮部队尽力支持地方建设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驻淮部队官兵在完成战备训练、执勤和科研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处置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处处闪耀着“国防绿”。近3年来,驻淮部队开展了军警民联防联治、巡防巡查,“爱心助学”,“解忧帮困送温暖”,“向困难战友家庭捐款”,“关爱留守儿童、走进绿色军营”,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等系列活动。

驻淮部队组织官兵走上街道清理垃圾,美化城市环境;走进敬老院,关心帮扶老人;参加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等主题实践活动。近4年来,淮南军分区投入10多万元开展扶贫助学帮困活动,并组织贫困学生和部分留守儿童进军营过“六一”活动……一幕幕、一件件,展示着淮南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情。(淮南报业新闻网)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