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办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人好样子:“八破八立”,重整行装又出发

2015-07-21 10:10:06来源:解放军报
“七一”前夕,伴随着“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的深入展开,一场“头脑风暴”席卷西山脚下的北京军区领导机关。

“八破八立”,重整行装又出发

——北京军区领导机关开展“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闻思录

■本报记者 滕晓东 钱晓虎 武元晋 特约记者 赵国涛

核心提示

北京军区深入开展“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明确的“八破八立”要求:

破除精神懈怠、知行不一的“伪忠诚”,立起政治坚定、思想敏锐的样子;

破除偏离中心、自我服务的狭隘思想,立起聚焦中心、善谋打仗的样子;

破除小进即满、得过且过的平庸心态,立起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样子;

破除投机取巧、趋炎附势的侥幸心理,立起踏实肯干、勤奋敬业的样子;

破除拖拉粗疏、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立起严谨细致、敢于担当的样子;

破除眼睛向上、为官不为的官僚主义,立起服务基层、解难帮困的样子;

破除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的私心杂念,立起公私分明、廉洁守纪的样子;

破除庸俗结交、玩物丧志的生活方式,立起健康交往、情趣高雅的样子。

“七一”前夕,伴随着“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的深入展开,一场“头脑风暴”席卷西山脚下的北京军区领导机关。

作为领导机关,如何把“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标准落到实处,带头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围绕“四有”标准和军区提出的“八破八立”要求,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参加大讨论的人员都有一个感受:“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不单是一次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道理越辨越明,“样子”越论越清。重整行装又出发之际,大讨论激发的思考和启迪,如同“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一样,已深深地烙进了每个人的心灵。

关键词:上与下

“上为下立样子,下为上照镜子”

“军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哪些地方不像样子、怎么立起军人样子?”这次大讨论,上到军区司令员、政委,下到普通一兵,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在受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机关,既是组织者、策划者,也是参与者、示范者。

讨论中,军区领导带领大家重温习主席指示精神,回顾习主席视察军区部队时,冒严寒踏冰雪看望慰问边防某团一连官兵的感人情景:“树立好样子,最高统帅用实际行动作了表率,我们应该怎么做?”

“树好军人样子,不是哪一级、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体部队、广大官兵的事,基层要有基层的样子,领导要有领导的样子,党委要有党委的样子,机关要有机关的样子,尤其是领导机关,既不能作壁上观当‘观察员’,也不能居高临下做‘指挥员’,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当‘排头兵’,对部队才是更好的示范和导向,也才更有说服力和威信力。”一位军区领导在讨论中如是说。

事实证明,“排头兵”学习讨论深一层、剖析思想透一分、实际行动先一步,大讨论就能覆盖全员、扎实深入。记者了解到,在军区领导机关开展大讨论的示范下,围绕“四有”标准设计自己的样子,在基层部队兴起热潮——

在第38集团军某机步师,成立了由院校专家、部队英模、精武尖子组成的“铸魂育人宣讲团”为官兵授课;

在北京卫戍区张思德生前所在团,拍摄制作了一批反映部队历史和官兵风貌的微电影作品,帮助官兵树立忠诚卫士的好样子;

在某装甲团,他们把几位兵妈妈请到野外驻训点参与官兵讨论,把饱含真情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官兵自觉树好军人样子的动力;

……

“上为下立样子,下为上照镜子。‘八破八立’要求,与基层官兵对领导机关的期盼其实是一致的。”刚刚从部队调研回来的组织部组织处处长李志勇告诉记者,近几年,军区领导机关坚持对全区部队进行考察帮建,机关干部扎扎实实在部队蹲连住班,摸清和解决了基层大批实际问题和困难。

“领导和机关想要树起好样子,离不开基层这面镜子。与基层官兵零距离接触,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朴素实在、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有许多是我们靠打电话、看材料发现不了的,对机关改进工作、修正样子大有裨益。”李志勇感言。

“五多”是长期困扰基层的问题。讨论开展期间,一份从基层倒查机关的关于“五多”问题的通报,成了机关反思自身样子的对照表,各部门纷纷对照通报认领问题,为“破立”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整改抓手。

记者感言:以上率下,以下鉴上,是一个良性循环的闭合回路。大讨论不仅是基层的事,领导机关只有以上率下,积极参与,才能为部队讨论立起样板。另一方面,领导机关样子好不好,基层往往看得最清楚。基层官兵的心声,是领导干部和机关查纠自身问题、明确工作标准的一面明镜。对着这面镜子,才能把好样子牢牢树起来。

关键词:大与小

“个体‘小样子’,关乎军队‘大样子’”

莫斯科红场,三军仪仗队官兵高唱着《喀秋莎》,威武的军姿、雄壮的正步惊艳世界;

西非大陆,埃博拉病毒肆虐之际,北京军区组建的医疗分队胸怀大爱与死神争分夺秒地赛跑;

尼泊尔地震灾区,第38集团军国际救援队千里驰援,从废墟中拯救生命,被誉为来自中国的“橙衣天使”;

……

“在国际上,每一张中国军人的面孔,每一个中国军人的身影,已不仅仅属于个人,他或他们的样子代表的就是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讨论中,话题一度聚焦到今年军区部队几次精彩亮相,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作为一名当代军人,个人的样子影响有多大?随着讨论的升温,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也越来越深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我军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对外军事合作、交流、演习越来越多。军队越是开放,军人的形象越加引起世界的关注,军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事关国威军威,影响国家军队形象。”一名多次参加国际维和、赈灾救援等多样化任务的机关处长说,“树起军人好样子,关乎军队形象乃至国家荣誉。”

“相反,不好的军人样子,对军队形象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联系近几年网上出现的涉军负面话题,政治部网络办公室主任江中云谈到:“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军人的样子时时刻刻都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哪怕一个小小的不当言行,都会招来对军队的误解偏见甚至舆论攻击,军人必须时时自省、处处慎行,管好自己的样子!”

在对外形象上,每个军人都是军队的名片;在战斗力建设中,每个军人都是战斗力链条的一环。“个体‘小样子’,关乎军队‘大样子’”。很多机关干部结合岗位职能,对此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在军区联合作战值班室,4名身着迷彩服的机关干部,刚刚完成交接班任务,就自觉进行讨论“补课”:

“作战值班无小事。任何一个判断错情,任何一个报告拖延,任何一个指令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如果是战时,一个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的细小失误,都会导致整场战争的失利。机关干部树起业务精湛、素质过硬和严谨细致、敢于担当的个体好样子,与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整体目标息息相关。”

……

记者感言: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体现了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同样,“四有”既是对新形势下实现强军目标的整体要求,又是对每个军人成长成才的个体要求;既呼唤着强军时代英雄群体的崛起,又引领着每个官兵以个人“小样子”,树起人民军队“大样子”。

关键词:破与立

“立起好样子,就要破除坏样子”

大讨论如火如荼展开之际,千里之外的朱日和演兵场传来消息:在今年跨区首场对抗中,北京军区蓝军旅又获胜利。

刚刚上任的蓝军旅旅长满广志,是陆军转型发展的“探路先锋”。这次对抗是满广志任蓝军旅旅长后的第一场硬仗,他再次用行动为各级领导干部树起了聚焦中心、善谋打仗的好样子。

“作为军人,不想打仗的样子,是最坏的样子!”党委常委会的讨论交流中,一位军区领导的话掷地有声。

“立起好样子,就要破除坏样子。”他接连指出了当前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军事理论素养与形势任务要求、作战理念与未来战场要求、信息手段运用与时代发展要求、临机处置能力与作战行动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一针见血直指病灶:“最根本的还是缺乏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处在‘醉和平’状态,没有真正去想打仗、钻打仗、谋打仗,本领恐慌感不强,和平麻痹思想严重。”

不查找问题,大讨论就是走形式;不解决问题,大讨论就是走过场。对照“八破八立”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边破边立、破中有立,成为军区领导机关开展大讨论的重心所在。

讨论中,结合军区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军区文艺创作室主任李西岳谈到:“作品通过一个个打上历史烙印的实景实物、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一组组亲切鲜活的人物,为大讨论立起了一个历史坐标。我们每个人要再问问自己: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我们每个机关干部要认清一个道理,践行强军目标,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就是我们的‘正道’。”

“解剖自己的坏样子出了一身冷汗,看到别人的好样子激起满腔热血。”领导机关的干部在辨析中思危、思进、思责,自身与打仗要求不符的“坏样子”被一个个拎出来、晒出来。在破立之间,很多机关干部找到了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感觉,按照“四有”标准画出的“自画像”,也越来越清晰了。

记者感言:正本才能清源,破旧方可立新。革弊鼎新,从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性做法中走出来,犹如抽丝般艰难。但正因如此,才需要用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意志,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强力举措,摒弃与“四有”标准不相符合的观念和做法,破除坏样子,立起好样子。

关键词:知与行

“知而不行毁样子,知行合一树样子”

“这些人以前都是受人敬重的领导,曾经被官兵奉为心目中的好样子,直到东窗事发,才显露出腐化丑陋的真面目……”

纪检部副部长杨晓彬的交流发言,格外让人动容。他先是回忆了从事纪检工作的这些年查处的一些违纪案件,又讲述了一些人从领导干部变成调查对象甚至锒铛入狱的情景,让大家心灵受到很大震撼。

贪廉一瞬间,荣辱两重天。部队的违纪案件,特别是身边惨痛的教训引人深思:“样子”前后巨大的反差,其实就是灵魂的分裂和知与行的分离。许多机关干部谈到了徐才厚案件的深刻警示: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纪律对人不对己,要求对下不对上,就是典型的“伪忠诚”,是讲功好、做功差的“两面人”。“如果管灵魂的出卖灵魂、管反腐的带头腐败、管干部的带头卖官鬻爵、讲艰苦奋斗的带头贪图享乐,毁掉的是官兵的‘三观’,失去的是群众的信任,背负的是历史的罪名。”

在交流发言中,军区军事法院院长肖孟奎引用了一个法律术语——“背书”。原意是指在支票、信用证等票据背面签注相关内容,为签字人承诺担保,后引申为社会学上对他人的认可支持和保证。他形象地说,“四有”标准应该成为军人荣誉的最好“背书”,成为军人知行合一的道德支撑和信誉保证。

“知而不行毁样子,知行合一树样子。”讨论中,长年工作在机要工作一线的机要局译电办报处处长白云飞说:“机要人员掌管着党和军队的核心机密,是敌对势力渗透策反的重点领域,如果忠诚的样子不过硬,就极有可能被敌对分子打进来、拉出去,给党的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他还动情地讲述了机要工作创建80多年来,一代代机要人员视密码重于生命,抱定“人在密在”“与密码共存亡”的故事,回忆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密码英雄李白,以及危急时刻为防止密码落入敌手而抱着孩子勇跳大海的青年夫妻钟琪、董健民等英雄的感人事迹。“机要局连续20年密码保密无事故,靠的就是理想坚定、知行合一,哪怕管一密一码、办一文一电,都事事严守纪律、处处慎思笃行。”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知行合一靠个人的党性觉悟,更要依靠纪律制度的严格约束。

联系军区财务工作的变化,军区联勤部财务部部长王目山感慨颇深:“军区连续两年在全区开展财经专项治理,全区行政消耗性费用大幅下降,预算执行率大幅提高。实践证明,在严谨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纪律约束下,花公家钱比花自家钱还精打细算就成为共识,就会自觉把钱真正用在部队建设的刀刃上。”

记者感言: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思想家和革命领袖多次论述过:对于德性来说,知的作用是微弱的,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关键在行动。大讨论是思想武器,更是实践要求,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切实用“四有”要求改造主观世界,提升精神境界,提高能力素质。

关键词:远与近

“样子常在变化中,久久为功方不同”

大讨论期间,一则来自北京卫戍区的新闻再次引起了机关的关注——

某“老虎团”一连为每名官兵量身订制成长路线图,采取“每天小结,督促改进;每周总结,修正目标;循环往复,天天苦练”的工程化方法抓好落实,激励了广大官兵在强军路上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样子常在变化中,久久为功方不同。”对于制定“个人成长路线图”,一名机关干部感同身受:“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通过讨论,好样子标准逐渐清晰,但实现好样子不会一蹴而就。”

一位军区领导在讨论时谈到:“‘高楼平地起’,部队建设打基础,要抓基层、抓队伍;军事训练打基础,要从单兵战技术训练,从分队训练、军官和士官训练抓起;个人学习打基础,从读完一本书开始,从而养成读书习惯。同样,践行‘四有’,是个远景目标,要想实现就要通过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扎实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

修德终身事,最难点滴行。一轮集中讨论,让领导机关对“八破八立”有了更准确透彻的理解,也对实现“四有”的途径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小到个人,大到一个部门、一级领导机关,乃至整个人民军队,实现好样子,都需要一张科学可行的“路线图”。

连日来,为深化大讨论成果,领导机关广大干部结合岗位实践,制订了个人学习计划、训练方案、读书清单,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将机关干部好样子定型、固化、升华。

大讨论,是从思想到实践把“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立起来的过程。有的二级部采取“三帮一带”的形式明确部处领导责任,把“四有”培养目标细化量化具体化,分解到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宣传部教育处处长张国庆告诉记者,如今,军区部队的大讨论已全面部署展开,各部队结合任务实践进行筹划部署,综合运用光荣传统熏陶、先进文化滋养、先进典型示范、强军实践磨砺、日常养成提高等途径和手段,探索了多种实施和检验评估的办法,大讨论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正从思想进入实践,全面融入军区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着每一级、每个人向“四有”目标迈进。

记者感言:目光致千里,脚下积跬步。立起“好样子”,不可能一蹴而就。本职岗位是官兵成长成才的基本平台,每一个岗位都可以书写精彩人生。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只要坚持脚踏实地、由近及远,就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展现“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风采。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