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莹莹 郭静子 本报记者 练 炼
浔阳区是九江市的中心城区,历来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该区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目标,以国防教育、军警民联防、走访慰问等共建活动为载体,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开创 双拥工作新局面。
强领导,营造双拥氛围
面对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该区和驻浔部队把做好双拥工作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任务,切实加大了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
目前,该区有双拥工作机构80个,配备专(兼)职干部197人,拥军扶优小组520个。同时,把双拥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议事日程和经济发展、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单位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把全民国防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区财政每年优先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拥军优属活动。近年来,区财政用于抚恤补助、支持部队建设等拥军优属的经费年递增10%以上,现在每年已超过500万元。
办实事,温暖子弟兵
浔阳区驻有陆海空和武警等多支部队,优抚对象1万余人,军民共建点72个,参建单位108个,共建活动丰富多彩,效果显著。
投资千万元建立数字化城管技防监控指挥系统,整合驻军、武警、消防和公安、城管、人防等力量,合力共建平安和谐文明城区;政府划拨土地,投入200多万元为区武警中队建设营房,并配备相关设施,解决武警中队的后顾之忧;采取政府购买、企业赞助、爱心储蓄等形式,向部队捐赠彩电、电脑、健身器材等;在辖区学校建设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为部队士兵实现“入伍即入学,退伍即成才”的目标创造了条件。每年春节、建军节,区财政都拿出50万至100万元不等专项资金,坚持走访慰问活动。
献大爱,情洒浔阳江畔
每当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驻浔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总是闻警而动,迎难而上,积极投入抗灾抢险第一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1年以来,消防官兵接处火警1927次,出动1.8万人次,救出556人,抢救财产6206万元。区武警中队不断加强反恐小分队建设,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区人武部修订完善兵员动员、防暴、民兵应急分队行动方案,组建基干民兵治安巡逻队125支;驻区解放军一七一医院建院50多年来,坚持组织专家医疗小分队义务为群众看病,每年免费发放药品价值5万元;驻浔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积极参加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共投入劳动日1.3万个,出动车辆1150台(次),捐赠钱物5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见真情,落实优抚政策
一直以来,该区坚持及时研究解决优抚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着力解决优抚资金“落实难”、抚恤补助标准“提高难”、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伤残功臣“脱贫难”、随军家属“就业难”、无军籍退休职工“同酬难”等问题。区民政局开展的居家养老送服务把军、烈属均列为优先对象。烈属刘光明家庭生活困难,多年来一直居住在一居室中,街道根据实际情况优先为他申请了廉租房;参战人员范玉虎的女儿考上商丘师范学院,街道为她申请了慈善助学,解决了学费问题;老复员军人桑龙元瘫痪在床,在家人无法照顾的情况下入住光荣院后,光荣院特意为他安排了特别护理……据统计,2011年以来,各优抚服务组织为优抚对象解决住房140套,解决优抚对象子女就近入学近100人次,筹集帮扶创业资金200余万元。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