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9时,位于丹阳市香草河延陵镇行宫段出现三处管涌现象,堤坝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一旦发生决堤,直接威胁到下游丹阳大吕村近6000名群众的生命安全。丹阳两百多军民闻警而动,历经12个小时,直至27日晚9时许,终于将管涌险情成功排除。
从26日开始,丹阳市暴雨倾盆,一时间,低洼成塘,禾木倒地,河水陡涨……截至27日晚6时,降雨量达255毫米,苏南大运河、丹阳香草河等河道均超警戒水位。
管涌险情发生后,丹阳市人武部值班室当即就接到报险电话。险情就是命令。丹阳市人武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丹阳延陵镇和云阳街道民兵抢险救援分队的120多名民兵、人武干部携两艘冲锋舟等装备紧急出动,进行抢险救灾。
丹阳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陈文水带领应急分队民兵和人武干部冒雨分秒必争,动手拖拉树木打桩,抛填沙袋封堵减压,临时加固堤坝。大部分民兵因为在雨天多次肩扛几十斤的沙袋,肩膀部位都有淤血、磨皮等情况出现,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当天晚上9时许,终于将管涌险情成功排除。其实早在汛期来临之前,丹阳市人武部就做到未雨绸缪,从思想、组织、物资等方面入手,进行早筹划、早部署、早行动。多次召开基层武装部长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结合民兵整组,在沿江地区乡镇成立了基民兵抗洪抢险应急分队,修订完善防汛预案,编实编强应急抢险队伍,扎实开展防汛训练,全力做好相关保障,做到人员落实、训练有素、预案可行、保障配套。确保一声令下,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在现场指挥抗洪的丹阳市委书记童国祥等领导,对全体抗洪抢险民兵牢记职责使命,精诚团结,发扬不怕牺牲、不辞艰辛,出色完成抗洪救灾任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