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贵州省思南县:坑水有个张云贵

2024-04-25 16:13:00来源:中国网
304省道路边有个四发驾校,他是思南县许家坝镇坑水村四发创办的,四发大名叫张云贵,作为退役军人,在部队是实打实的标兵,退伍后创办了思...

304省道路边有个“四发驾校”,他是思南县许家坝镇坑水村“四发”创办的,“四发”大名叫张云贵,作为退役军人,在部队是实打实的标兵,退伍后创办了思南县四发驾驶培训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同时,积极反哺家乡,成为建设家乡的标兵。从此“四发”成为了他的代名词,但他的故事,远远不止一个“四发”。

建设家乡 他亲力亲为

“生我坑水、养我坑水、我为坑水”。2011年张云贵开启了他的村干部生涯,仅三句简洁的竞选词就道出了他竞选的初心和目的,更将他的形象深深刻在了群众的心里,那三句话既是他对群众的承诺,也是他一直以来对家乡的情怀。

从他上任起,坑水村建广场、修沟渠、疏通断头路,整个村子都充满活力,所有群众都满怀激情,坑水村的日子蒸蒸日上。2013年换届期间,因不服从村级管理与张云贵发生口角的张云茂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虽然我与张云贵有过节,但是我依然要选他当村主任。就这样,在群众的拥护下,张云贵又兢兢业业的干了3年,在其治理下,坑水村一篇祥和,未发生任何矛盾纠纷,还因此获得了县级表彰。

2016年因家庭原因,换届后他不再担任村干部,转而发展起了砂石厂,但他在坑水村的故事仍在延续。

镇村发展 他鼎力相助

即使不再担任村干部,张云贵仍不忘关注镇村发展,了解到许家坝镇部分村缺乏办公器材,他主动联系村委会,捐钱捐物,解了村级办公的燃眉之急,期间累计捐款5万余元。2021年,张云贵恰逢生意不景气,但为助力学生梦想,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他毅然向镇教育基金会捐赠5000元,圆学生一个求学梦。

乡村振兴 他义不容辞

“村BA”在全国走红以后,坑水村群众也想要一个篮球场供大家一展身手,原先的坑水广场就是高标准建设球场的不二之选。在群众呼声强烈之时,张云贵早已为篮球场一事奔走了多方,他一边与群众交流,一边为村级出谋划策。经过群众会、党员、村组干部大会的一致同意,最终敲定了篮球场建设项目。而谁来做,又变成了一个难题。

项目建设资金少,不但赚不到什么钱,反而还要垫钱,村里联系了好几个施工老板,都因无利可图纷纷婉拒,大家想到了“四发”。

  

“张云贵,你来修!大家都相信你,项目给外人不放心。”

因为只要涉及家乡建设,张云贵永远将赚钱放在第二位,把家乡的事情办好放在第一。张云贵说干就干,请设计、找施工方谈价钱、划线、开挖,坑水村篮球场迅速开工。

开工后,坑水村的广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观看球场建设,有的说:他张云贵,这个项目怕是赚得不少,也有的说张云贵垫钱建球场,值得尊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当笔者问张云贵,怎么看待老百姓对你的评价?

张云贵平静的说了四个字“问心无愧”!

在“四发”的引领下,坑水村走出了更多换上水胶鞋放线的张庆康、不吝亮出“宝刀”的老花灯队张承贤一众人,众人不图薪资、不辞辛劳在球场建设中帮忙,希望坑水能“火”一把。

初冬的下午,张庆平老师来到球场,看了球场建设质量,将张云贵招呼到身旁,郑重其事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了一句“无私、无畏”。这句话让张云贵久久不能平静,他没有愧对曾经对坑水村群众承诺。

如今球场已投入使用,而那个嘴上说着“生我坑水、养我坑水”的人,依旧秉持“我为坑水”的心积极投身村级公共事业发展。(思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