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旅文化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电影《血战湘江》:战争大片的艺术表达

2017-08-03 13:59:17来源:中国军网

战争大片的艺术表达

——评电影《血战湘江》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制作的电影《血战湘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隆重推出,获得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该片吸纳了中外战争片的创作经验,以独到的探索呈现了中国战争电影的独特风范,堪称“中国式”战争大片。

《血战湘江》的题材选自中国革命史上最残酷而悲壮的一段历史,这就是数万人惨烈牺牲的“湘江之战”。这是一段令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们有意无意规避的惨痛历史。不论是从国共双方对峙的严重程度,还是从战争的激烈程度,以及红军内部关于道路与方向的争执所带来的困惑和曲折的程度,“湘江之战”在中国革命史上无疑都堪称之最,因此之前鲜有文艺作品正面面对这一段历史。然而,这的确是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因为正是在这最黑暗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激情、智慧与能量才获得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与展现,也正是“湘江之战”等惨痛的教训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带来的“痛定思痛”的启示,才有了中国革命化险为夷,从曲折走向成功、走向胜利的可能。今天的电影人敢于直面这一段历史,并第一次较为完整全面地以电影的方式予以呈现,这种敢于突破困难的创作勇气无疑令人称道。

《血战湘江》以“湘江之战”的全景描述,充分展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和人性的力量。

《血战湘江》全篇洋溢着荡气回肠的英雄主义精神。以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代表的红军将士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为掩护大部队过江拼死战斗到最后一刻。三十四师几乎全军覆没,以巨大的牺牲保证了红军主力的涉险过江,保住了中国革命的种子。他们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的从容淡定和英勇无畏,的确是中国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可歌可泣,令人震撼。

《血战湘江》同时展现了令人敬仰的信仰的力量。这里的“信仰”对于红军将士来说并不是超验的宗教性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理想的呈现。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跟着毛主席,不死!”“跟着毛主席,才能过好日子!”战士们没有华丽的言辞和超验的颂诗,就是这质朴的“不死” 和“过好日子”的信仰令人折服。

《血战湘江》更展示了人性的力量。林大哥一家父、子、兄、弟五人全部参军,为了革命父兄四人全部献身。当我们看到兄弟、父子生死离别的场景之时,那种血浓于水的大爱,那种父慈子孝、兄弟相惜的人性的力量令人感动。而该片所塑造的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林彪等红军领袖和将军的形象,每一位都被赋予了鲜明的性格。即使作为犯了严重错误的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其刚愎自用的个性也被塑造得淋漓尽致。这其中最令人叹服的,无疑还是领袖毛泽东的形象。一反以往影视剧当中领袖形象高大威武的既定模式,《血战湘江》给我们呈现的毛泽东或可说是一个屡战屡败,备受压抑而不断处于挫败状态的“悲催”形象,这同样是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一个重要突破。该片围绕“湘江之战”的惨烈战事,塑造了处于低谷中的毛泽东,在身体和事业备受摧残和打击的情形下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奋起抗争的特殊形象。以往我们看到的大都是作为胜利者和成功者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形象,而这种在挫败中奋争的毛泽东形象或许还是首次出现在银幕上。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形象的塑造,该片更加有力地呈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难曲折,展现了中国革命来之不易的道路选择。特别是领袖毛泽东于艰难坎坷中奋起斗争,在挫败中愈挫愈奋的革命领袖形象,在银幕上闪烁着格外耀眼的光芒。这一形象所带来的那种敢于面对失败、敢于面对困境而奋起斗争的领袖精神和力量,对于今天的人们所产生的励志的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是领袖还是将士,所有这些形象的塑造所展现出的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和人性的力量,都是对当下“无病呻吟”般的所谓“小鲜肉”孱弱形象的有力反衬,也是对当下一种缺失的阳刚精神气质的“形象补钙”和“精神补钙”。

《血战湘江》作为战争片,并不仅仅是靠血腥的场景和激烈厮杀的场面来吸引眼球,而是以艺术的辩证法,做了精美的艺术表达和艺术处理。从创作上来看,该片在“宏大背景与精到细节的结合”“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正面与反面的结合”等方面做了有益的艺术探索。

一是宏大背景与精到细节的结合。该片整体上呈现出宏大的气度,不论是敌我对峙的战争场景,还是整体叙事的宏伟气度,都是该片的主调。但同时该片也没有“以大说大”,而是善于将宏大的场景和背景与细致入微的细节紧密结合。林大哥为红军将士缝制了大量的军衣与帽子,这顶帽子从父亲传到儿子,一直传到彭大元帅手中,成为寄托着浓浓情思的一个重要信物。而毛泽东主席将给他配给的重要药品金鸡纳霜不断转送给红军将领,又转送给战士,为许多红军将士解除了病痛的折磨。这些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为这个宏大的背景做了精细的诠释与解读。

二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该片整体上表达着“正义必胜”“人民必胜”“革命必胜”的理性的信念,而这些理性的信念又不是靠概念和言辞呈现出来,而是借助人物身上体现的民族之情、战友之情、同志之情予以生动的演绎。我们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领袖人物之间相互的体恤;陈树湘师长爱兵如子的深深情谊;林家父子兄弟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都从不同的视角印证着“正义必胜”“人民必胜”“革命必胜”等理性信念,并给予我们巨大的情感冲击和感染。

三是正面与反面的结合。《血战湘江》还善于在正反互衬中呈现出正向的力量。影片表现红军将士的英勇和团结,常常不是通过正向的直接表达,而是通过白崇禧等国民党高层将领和国民党密探等反面人物的反衬,从他们的视角显现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团结进取的昂扬精神。

正是通过“宏大背景与精到细节的结合”“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正面与反面的结合”这些艺术辩证法的娴熟运用,《血战湘江》将一场充满了惨烈和血腥的战争演绎得如此精微、细腻,感人肺腑而充满力量。

《血战湘江》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战争大片,它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与感染,绝不亚于好莱坞战争片带给我们的冲击。从《血战湘江》的成功我们理应获得更大的自信,这就是对于中国的道路自信、中国的文化自信和中国的电影自信。也就是说,以《血战湘江》为标志的中国战争大片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不用简单克隆国外影片,完全按照自己的理念与方式去呈现表达也完全可以获得重要成功。我们也不必盲目地迷信欧美电影文化,而可以从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近现代革命文化中发掘素材、提炼表现,同样可以展现出不可替代的魅力。中国电影坚持走现实主义之路,坚持以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去回望历史、挖掘历史、呈现历史,同样可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史诗品格的战争大片!

(作者简介: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宾,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2016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