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旅文化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创新管理 做好新形势下军休工作

2015-10-12 13:04:52来源:天津日报
军队离退休干部来自解放军各军兵种、海防和边防部队,为民族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队离退休干部来自解放军各军兵种、海防和边防部队,为民族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本市从1985年开始接收部队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目前,在全市16个区县成立了17个军休所,累计接收安置军休人员7819人,其中军休干部5862人、无军籍职工1957人。多年来,市民政局军休处坚持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认真落实好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作为提升军休服务管理手段和质量的重要载体,强化人本服务,加大亲情投入,全面提升军休服务管理整体水平。

创新发展 完善设施建设

围绕“打造精品、争创一流”的目标,全市军休服务管理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各区县民政部门把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实现军休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初步形成了遍布区县、普惠休干、服务休干的军休服务管理硬件设施建设新格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加快军休服务管理硬件设施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为更好地服务休干创造了良好条件。截至2010年,全市军休所新建、改建、扩建办公楼总面积35318.9平方米,并将河北、南开、红桥、塘沽四个军休所建成集办公、服务管理、活动、创收为一体的区(县)军休干部活动中心。

立足服务 活动站作用凸显

根据军休干部安置“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市民政局军休处把加强军休干部活动站的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加大了军休干部活动阵地建设,建立军休干部活动站53个,总面积7505.3平方米。军休干部活动站内部设施也不断完善,各区县立足本地区实际,分别设置了阅览室、电脑室、棋牌室、书画室、健身室、医疗保健室和会议室等,为军休干部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使活动站的作用日益凸显。依托军休干部活动站,军休处指导区县军休所不断推进服务管理工作向社会延伸,全市初步形成了军休所与社区共驻共建、互助合作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探索、“走出庭院、融入社区”活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同时,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体系逐步完善。河北区军休所利用良好的硬件设施建立了以军休所服务管理为主体,“1个中心10个站,52个服务单位为补充”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河西区军休所建立了以军休所为中心,以活动站为阵地,涵盖全区街道的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军休干部在社区服务中心得到家政服务等各种无偿或低偿服务,形成了军休所服务管理工作与社区服务相互补充、紧密相联的服务系统。

此外,军休干部“走出庭院、融入社区”活动全面铺开。通过在河西区军休所试点,并在全市推广,“走出庭院、融入社区”活动拓宽了为军休干部服务的渠道,开辟了军休干部发挥余热的途径,搭建了军休干部融入社区的桥梁。

情注休干 软硬件建设齐头并进

军休处积极践行“以休干为本、为休干解困、为休干服务”的宗旨,坚持军休服务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两手抓,依托硬件支撑,强化软件管理,实现军休干部温馨服务、贴心管理。

军休干部休养环境不断优化。各区县军休所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在休干居住集中的小区,分别栽种了花草树木,安装了健身器材,新铺了健身石路,维修了路面,更换了老化破损的水电设施等。改、扩建军休干部黄金海岸疗养院,重建后的疗养院新楼近1万平方米,接待能力增加到350人,每年军休处分批次组织上千名军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免费疗养。

  军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逐步深化,确立了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军休干部医疗保障模式: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军休干部开展体育健身和健康咨询活动,做好平时保健工作;社区医院为军休干部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定期巡诊,把军休干部列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先服务对象;在市级医院为军休干部建立“医疗绿色通道”。按照此模式,军休处在军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河东二所进行试点,并及时总结经验,召开了医疗保障工作现场推动会在全市推广。各区县军休所借鉴“河东二所模式”,搭建起军休干部健康平台,使更多的军休干部受益。2010年,出台军队退休干部医疗保险的有关文件,规定了军休干部不仅享受退休公务员待遇,并建立了军休干部大病、重病、困难救助储备金,解除了军休干部医疗后顾之忧。

同时,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市军休活动中心的组织下,积极开展象棋、门球、台球等各种比赛,成为全国第一个组织全市范围内军休所文体比赛的省市级军休单位。东丽军休所成立了军休老年大学,设立了艺术沙龙、摄影、绘画、书法、科普课堂;红桥军休所在新办公楼建立了活动室、健身房等娱乐设施,为军休干部娱乐休闲提供了场所等,充分展示了本市军休文化繁荣、进取向上、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爱心奉献 关心下一代工作显成效

作为全国首家省市级军休系统关工委,军休干部依托此平台,组建了老战士宣讲团,创建并巩固了“宣讲工作”、“爱心助学”品牌活动,探索建立了“教育基地”、“所校共建”新品牌活动,受到学校、社区、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老同志们到学校、社区奉献爱心、助困助残。2000年以来,全市14个军休所关工委组织开展各种宣讲活动近3000场次。各所关工委大力开展“德资双助”助学活动,先后有5000余位老同志捐过款,每人每年少则100余元,多则上千元。10多年来,共捐款430万元,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2200余名。

此外,军休老同志关心下一代不仅给予他们以物质上的温暖,而且为他们充实了德和善的精神食粮。十五年来,关工委捐助的近百所学校,不仅带动起厚德载物的温暖校风,而且被关爱的学生一批又一批成长起来,他们考上大学、走进职场念念不忘回馈社会,以多种形式将助人为乐的火种传承播撒开来。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