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记者 唐瑶
9月4—5日,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上演。今年的第二届天津国际歌剧舞剧节开幕时间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之时,因此特意将《红色娘子军》定为本届国际歌剧舞剧节的开幕大戏。
一部芭蕾舞剧 一代人永不褪色的记忆
一部戏,承载的可以是一代艺术家的心血,也可以是一代人的青春,《红色娘子军》就是这样的作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问世于上世纪60年代,于1964年9月26日首演于北京,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台前幕后阵容皆强大的“芭蕾大片”。而正因为有一代代艺术家的打磨、用心浇灌,它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经五十年而弥新,成为国产芭蕾中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对不少年长者来说,《红色娘子军》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部芭蕾舞剧,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代人共有,也能够引起一代人共鸣的记忆。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红色娘子军》则更像是一部怀旧经典,从这部作品中,他们能够领略到在今天的文艺作品中已经日益鲜见的纯真、热烈与激情。
与新中国舞蹈事业一同成长的国家芭蕾舞团
与《红色娘子军》同样久负盛名的是这部芭蕾舞剧的演出舞团——中央芭蕾舞团。作为国家级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不仅担纲了《红色娘子军》的首演,更是将《红色娘子军》作为舞团的保留节目,并在推动中国芭蕾舞事业发展、探索芭蕾舞民族化道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央芭蕾舞团(又名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12月。剧团在俄罗斯学派的坚实基础之上,不断汲取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之特长,在引进排演了《天鹅湖》《堂·吉诃德》《吉赛尔》《卡门》《奥涅金》《小美人鱼》等世界经典名作外,自创了《红色娘子军》《祝福》《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过年》等一大批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融合的中国芭蕾艺术发展创作之路。撰文 新报记者 唐瑶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