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旅文化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志愿军老战士“一诺千金”信守大半世纪

2015-08-13 10:39:52来源:芜湖新闻网--芜湖日报
“诚实守信中国好人”庄燕劳替友尽孝的感人故事,早已在芜湖、黄山两地成就了一段佳话。  

镜湖区弋矶山公共服务中心荷塘社区内,居住着这样一名老人,朝鲜战场回国后信守对牺牲战友的承诺,将亲生儿子送到远在外地的战友父母身边,并无怨无悔照顾战友父母近60年时间。“诚实守信中国好人”庄燕劳替友尽孝的感人故事,早已在芜湖、黄山两地成就了一段佳话。  

一句玩笑让他“终身信守”

半个多世纪前,时年不足30岁的庄燕劳,与众多热血青年走上了“跨过鸭绿江、保卫新中国”的征程。由于均来自安徽的缘故,同为志愿军某部文工团战士的庄燕劳,与战友黄鹤(原名黄耀刚)关系格外要好。1952年9月下旬,文工团随大部队开往后方休整。  

就在部队转移休息途中,黄鹤担心自己万一牺牲在战场上,家中父母无人照顾。黄鹤在与庄燕劳的一次聊天时,开了一个玩笑:“你已经结婚生子,可我还没有成家。假如我牺牲了,你一定要代我生个儿子,让他长大后能为我父母养老送终,不然我死不安心啊!”对于战友这样一个看似玩笑的请求,庄燕劳当时虽感到不妥,但还是表示应允。不想在次日行军中,黄鹤便因敌人突袭不幸牺牲。庄燕劳在内心就暗下决定:这辈子一定要帮牺牲的战友,完成他生前的心愿。  

忍痛割爱送与战友父母

1954年,庄燕劳跟随部队返回祖国,并继续留在部队服役。次年,当妻子来部队探亲时,他便向妻子提及战友的遗愿,并希望夫妻俩能共同完成这个临终嘱托。妻子虽是通情达理之人,但起初她面对这样的请求,也一时顾虑重重:家中已养育两个儿子,不打算再要孩子了,如果要生个女孩怎么办?一番商量后,他们俩约定:如是男孩就送给黄家,女孩就留下抚育。  

1956年,一名健康男婴顺利诞生。庄燕劳当即为其取名黄子刚,又名黄松,希望他能像黄山松一样坚韧挺拔。待儿子长至1岁多时,庄燕劳与妻子便亲自将他送到位于黄山的黄家。当战友黄鹤的父母发现,尽管失去了儿子,还得到一个孙子后,自然十分高兴。考虑到黄鹤系家中长子,庄燕劳还主动“顶缺”,将这对老人家视为亲生父母对待。待黄松长大成人并成家生子后,作为亲生父亲的庄燕劳,还要求让孙子继续保留“黄”姓。  

至今无怨无悔

转眼之间,时间已过去近60年,庄燕劳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变成了步履蹒跚的垂暮老人,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但他对于当时的举动依然无怨无悔。每每谈及此事时,他总要说:“虽然将儿子送出去我从来不后悔,但还是常常觉得我这个父亲对不起他。”黄松的两个哥哥,有亲生父母的常年陪伴,成长环境相对较好,并相继成为大学教师、军队转业干部,俩人的生活条件也较为优越。  

与两个兄长相比,黄松的家庭境况要差不少。尽管生活艰难,但他却在亲生父母与养祖父母的教育下,始终保持着良好心态,从未有过抱怨,至今依然孝顺着黄鹤的父母。如今,由于身体条件不便的庄燕劳,无法独自前往外地与黄松见面,但每次当有人问起老人此事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表示:“无论怎样,我不会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后悔!”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