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旅文化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翰墨军旅总是情

2015-07-08 14:48:20来源:营口日报
6月1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志愿者服务团“到人民中去”走进第二炮兵某导弹旅,历经2个多月的酝酿,总算踏上了征途。

\

作画现场 刘王虎 摄

郭振建

跋涉——急行军

6月1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志愿者服务团“到人民中去”走进第二炮兵某导弹旅,历经2个多月的酝酿,总算踏上了征途。

来自北京和河南、湖南、江西、黑龙江等地美术系统的18位美术家,或乘飞机或坐高铁从祖国四面八方,于17日中午12时30分齐聚中原大地。这个看似普通的艺术实践活动,却有着非常严谨的组织程序和纪律约束。

两台面包车按编队依序而行,沿着逶迤的高速公路向伏牛山腹地急驰。茂密的森林覆盖了整个山脉,犹如披上一层层绿色盛装,满眼的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此时,艺术家们顾不及欣赏车窗外的旖旎风光,彼此寒暄问候,畅谈国家大政、社会民情、艺海沧桑。约摸2个多小时,车子驶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小县城,下榻宾馆迅速安顿行李。随即,又是一声号令,大家一起驱车来到第二炮兵某导弹旅营区。车子驶入悬挂八一军徽的营门,艺术家们下车步入营区……这些曾经在电视里报纸上认识的知名艺术家,活生生出现在军营时,官兵们心中的记忆被激发出来,只见战士们豪迈地挥舞着鼓槌,擂响了代表军营威武、阳刚、粗犷的战鼓。“咚咚咚咚”的声音响彻云霄、震耳欲聋,搅热了整个军营。接着,又迎来了女子军乐队,48名队员奏响了《迎宾曲》,热烈、悠扬、浑厚的乐曲飘过耳边,袅袅如烟向军营各个角落弥漫,顷刻间使营区兴奋振作起来,就连树上的鸟儿也跟着欢唱,叽叽喳喳鸣叫着,在空中飞舞盘旋,尽情表达欢乐与兴奋……带队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深有感触地说:“威武的女子军乐队既是军队文化的象征,更是展现军威士气的一道风景,部队有了激昂向上的军乐浸染,心灵就会得到陶冶,斗志就会得到昂扬,能够催生一往无前的战斗士气。”

的确如此,70年前中华儿女在《黄河大合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音乐的激励下,迸发出打败日本侵略者、拯救民族于水火危难之中的时代强音;前苏联军队在《神圣的战争》音乐声中,浩浩荡荡在红场完成了庄严阅兵式,直接奔赴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场……音乐特别是战斗音乐,既彰显军威士气,又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紧接着,服务团一行观摩该旅政治文化长廊、红色基因长廊、百米山水画长卷,参观旅史馆、营连荣誉室、俱乐部、战士宿舍等,分3组与部分营连官兵恳切谈心,向官兵赠送了300多册优秀精美的图书。

一切都按计划实施,一切都军事化要求。行动干脆利落,时间分秒不差;节奏快捷高效,富有节奏韵律。集体意识、时间意识、大局意识、国防意识浸染到了所有艺术家的心灵深处,积蓄成一种难得的艺术创造热情和底色。

创作——攀高峰

艺术家们深知,志愿者服务团的核心要义是“心甘情愿服务、为强军兴军加油”,是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背景下,为部队官兵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喜闻乐见的书画作品,描绘广大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时代风采,激发当代革命军人的精气神。

那么,如何立足艺术高原、攀登艺术高峰,无疑是艺术服务的突破点,也是每名艺术家必须面对的主旨。在投身创作中,他们打破壁垒界限,按照题材要求精心实施艺术组合。擅长山水画笔墨表现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熊红钢与精于现代艺术结构与线条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室的石峰、杜松儒组合在一起,展开巨幅山水画创作;热衷于花鸟创作的北京画院的姚大伍,与精于笔墨写意传情的海军政治部创作室画家王伟平、牡丹江画院的张健,结伴创作《军营腊梅》,实施全新的艺术攻关……他们以题材选择人员,以艺术优长整合力量,形成多个特色鲜明、攻关出色的创作阵容。经过取长补短的组合,每位艺术家的不足得以克服、优长得到张扬。《伏牛清晨》、《铜墙铁壁》等一幅幅充满时代特质的画作在大家的笔端喷涌而出,紧紧吸引和感动了广大官兵,也成为慰藉温暖火箭兵心灵的艺术篝火。

与此同时,18名艺术家在战略导弹部队战斗文化、战斗精神的感染下,以情感体验为强大动力,孜孜以求攻关,奋力超越创新,力求攀登高峰、勇创佳作。徐里副书记意气风发、激情飞扬,每题写一幅字,从内容到形式都精心考量、精益求精,先后创作的30多幅书法作品,做到内容得体、艺术精湛,赢得广大官兵翘指赞赏。青年画家解澜涛一头扎在创作现场,抓紧时间提升贡献率,既创作了两幅高品质油画,又画了好几张水墨,彰显出不俗的艺术创造力和攻关力。

交流——接地气

在恳谈对话中,艺术家们与基层官兵面对面交流,彼此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谈艺术、论人生、话追求。与机关干部交流,徐里副书记有感而发,回顾73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去年习主席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鞭辟入里阐述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充满了辩证思维和深邃哲理。针对旅机关干部孙艺提出工作中常常静不下心来,容易滋长急躁情绪的问题,他结合学习书法的体会,倡导大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工作之余练书法,陶冶性情、培养性格,塑造乐观豁达、沉稳如山的性格,锻造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进取态度。在发射三营的会议室,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国强面对官兵求知成才提问,深情地说:“成才道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青年人既要防止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又要忌讳无所事事的简单满足,制定符合实际的成才目标计划,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成就梦想。

在观摩部队建设中,大家一丝不苟、悉心体悟、入耳入脑。当看到该旅官兵50多年扎根山沟、艰苦创业、矢志奉献,多次出色圆满完成跨区演练、实弹发射任务,走出了20多名将军,发射一营先后2次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军事训练模范营”荣誉称号的殊荣后,许多同志很有感触,眼睛里饱含泪花说,军人在保江山、守社稷中肩负着重大使命,做出了特殊牺牲,有了这样一支战略导弹部队,我们就可以安心画画,为国家和人民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参观红色基因长廊,感悟一代代革命英雄忠诚于党、建功人民的精神追求,大家无不为之动容,思绪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画像前,讲解员讲述邓稼先为了祖国核武器事业身染绝症,在生命之火耗尽时说:从事核武器事业就是要有牺牲,如果还有来世的话,我还选择中国,还选择核武器事业。这番既平凡又伟大的心灵独白,折射出一位科学家高傲的精神风骨,令人肃然起敬、凝目景仰,心灵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洗礼。在“戈壁滩夫妻树”照片前,聆听了一对夫妻为了祖国战略导弹事业,双双受领任务又互为保密,不向对方吐露一丁点信息,直到双方在武器试验场见面,才得知对方也在执行这项特殊任务的故事时,大家伫立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深情为这对革命夫妻致意点赞!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