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笔者昨天下午从全国征兵网信息平台上了解到,自征兵宣传工作开展以来,正东路街道主动适应网上征兵报名工作新变化,通过前期动员和入户宣传,现已完成兵役登记136人,应征入伍报名77人,报名人数位居京口区各街道园区第一。
近年来,正东路街道立足实际、主动作为,扎实做好民兵整组、夏季征兵、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等多项工作,全力推动镇江“七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该街道投入资金,先后更新更换了民兵服装40余套,配全配优了盾牌、警棍、防暴器材等民兵训练设备,落实了民兵日常训练场地,并结合“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以提高素质技能为内容的体能训练活动30余场,有力提升了辖区民兵的实战素质。
军地融合、共建共赢,是正东路街道人武工作一贯坚持的特色。从资源共享到文明创建,从抗灾抢险到应急救援等,该街道一次次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在去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该街道辖区武警官兵,起早贪黑、不分昼夜奋战在第一线,清垃圾、搬杂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确保了创建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今年的几场暴雨中,该街道组织40多名民兵奋战在防汛第一线,保证了交通要道的畅通和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
每年的征兵工作,正东路街道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主城区街道,应征适龄青年逐年减少,“征兵难、征兵冷”的问题相对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该街道创新思路,将眼光瞄准辖区内的两所高校,以江苏科技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征兵主阵地,以本科以上人才为征兵的主要对象,注重挖掘与宣传,不断拓宽应征范围和应征对象的点与面。仅2014年,正东路街道共向部队输送优秀兵员11名,其中大学生8名,高层次人才应征入伍比例高达72.7%,连续32年实现无责任退兵。
京口路社区是正东路街道人武双拥工作的“金字招牌”。早在2009年,该社区就率先建成了全省第一条百米双拥优抚宣传长廊,并获评江苏省唯一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社区。与此同时,该社区与船艇学院学员四队共建32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社区先后为学员建立了10亩的蔬菜实践基地,开辟了50亩的果树实践基地,并送去了相关农业技术,直接受益官兵突破1万人次;组织辖区青少年参观体验军旅生活,强化保家卫国意识。目前该社区正在积极申报江苏省“双拥示范基地”。
正东路街道还充分发挥转业军人及民兵在经济建设中的先行军作用,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由军转干部陈炜负责招引、总投资达1.2亿元的“艾恋”特色餐饮连锁总部项目去年10月正式落户,实现了当年招引、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试营业,并于今年1月28日正式营业。依托“艾恋”项目延伸打造的正东“2c创业咖啡”也已初具规模,先后举办了20多场创业导师咨询会,并获得团市委“青年聚社”基地称号。(章晨 陈俊文)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