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晓敏)近年来,海勃湾区委、区政府和驻区部队把双拥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社会工程来抓,把双拥工作摆到全面构建和谐海勃湾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做到了“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协调到位、目标管理责任到位、经费保障资金到位。
在工作实践中,军地双方建立了多层次、规范化的组织工作网络。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级双拥组织58个,其中地方46个、部队12个,形成了较规范的运作机制和工作程序,确保了双拥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网络化,达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各个层面。区双拥领导小组和双拥办坚持定期召开双拥领导小组会议和议军工作会议,增强了领导干部抓双拥的责任意识。
海勃湾区始终把加强双拥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建设不忘国防,致富不忘拥军”的思想深入民心,在全社会营造了军民水乳交融的良好氛围。海勃湾区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利用区街党校、“基层民兵之家”及社区活动中心等阵地,经常性地对干部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坚持区级领导过“军事日”“中小学生军训”“双拥宣传月”等制度,围绕“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入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对双拥工作的宣传力度。
区委、区政府和全区各族人民视军人为亲人,把军营当家园,积极帮助驻军部队解决战备训练、军事设施维护管理、生产生活和营房建设中的困难。每年春节、“八一”,区四大班子领导都要深入驻区部队开展慰问活动,详细了解部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区民政局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金144.5万元,落实重点抚恤对象自然增长机制,在国家、自治区的抚恤金标准基础上每年再增加1000多元,目前海区重点优抚对象一年的补助标准比国家、自治区水平高出7000元;区人社局积极做好破产企业军队转业干部稳定工作,为他们联系帮扶单位,发放失业保障金,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区科技局进一步加大科技拥军力度,从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帮助部队搞好科技网络建设,开展科技练兵活动;区林业局派林业技术人员到农区退伍人员家中,传授、讲解林木的营造、防疫、防火等有关知识;区文化旅游局组织共青团员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为老革命军人送去生活用品;区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走进部队,与子弟兵聊天谈心,同时开展“爱心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为军烈属和残疾军人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六优先”服务;镇、街道办事处还采取不同形式,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辖区优抚对象召开座谈会,畅谈军队老一辈革命者的丰功伟绩等。
驻区部队也把驻地当作故乡,视人民为父母,长期支持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义务参加成人高考、中考、会考等各类考试执勤;多次协助地方公安机关追捕、押送、堵截各类犯罪分子;进行冰凌爆破,使河水和冰排顺利下泄,确保了沿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突降暴雨而导致的水灾中,不怕苦、不怕累,英勇抢险,最终积水被排出,挽回了居民的财产损失;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市规划局和区医保局结对帮扶千里山镇王元地村;连夜救援因迷路被困山中的3名驴友,为全区经济建设、扶贫帮困、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