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共建新农村、军民共建林、军民共建路……走进博罗县,各种形式的军民共建活动书写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情怀。据悉,博罗一直重视双拥工作。今年,该县力争实现双拥模范县全国三连冠,全省五连冠。于是,年初,县政府把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活动预算10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2012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拥军优属及国防建设支出共2.5亿元。
日前,市双拥工作检查验收组到博罗检查验收创建第十届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县工作。检查组一行通过查看资料、实地考察、座谈和听取汇报等形式全面了解该县的双拥工作,并给予肯定。
民拥军
抚恤标准高出省定标准30%以上
“有了专门幼儿园,子弟兵的孩子上学方便多了。”驻博某部官兵小猛说。2011年,由驻博某部与县政府共同出资,在驻地筹建了八一幼儿园,为当地和驻地官兵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这是该县全力支持部队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2年以来,县财政共安排资金1567.8万元,解决部队的幼儿园、国防教育训练基地、营房、训练场等配套建设,以及消防车辆和器材等采购。
不仅如此,博罗县镇两级公立医院和汽车站都设立了军人优先服务窗口,全县11个较大的公共收费停车场设立了军车免费停放标志。在帮助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方面,2012年以来,该县优先解决了63名随军、随调家属就业,为暂时没有就业的现役军人随军家属每人每月发放600元生活补助金,累计发放近209万元。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均组织慰问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2012年以来,组织各类拥军慰问团(组)365个,慰问部队365次、优抚对象2.08万人次,赠送慰问金(含物折款)2705万元。
同时,该县在落实优抚安置工作上下功夫。其中,把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医保,实行抚恤定补对象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三年多来,通过“一站式”即时结算方式为810名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就医补助200万元。2012年以来,共投入606万元,解决了1931户重点优抚对象的“四难”问题。建立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博罗的抚恤标准高出省定标准30%以上,排在全省前列。
军爱民
52个便民服务小组服务驻地群众
日前,罗浮山周边,驻地部队纷纷参与义务大扫除活动,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驻博部队一直以来积极支持地方建设。2012年以来,驻博部队和武警官兵先后组织52个便民服务小组,组织官兵3.9万余人,共为地方清理河道、排洪渠约49公里,清理垃圾、淤泥120余吨,填土1万多立方,种植树苗13万余棵,种植草皮9万余平方米,为驻地120余亩土地披上了绿装。同时,协助治安维护。驻博部队在节假日成立应急小分队,平时成立纠察巡逻队,协助地方公安机关破案16起,抓捕犯罪嫌疑人23人,扑灭火灾23次。
并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开展“向贫困学生献爱心”、中秋走访慰问等活动,与驻地镇、村开展深入持久的定点扶贫,共捐款5万多元,帮助12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走访慰问“五保户”、特困户和军烈属52人次,义务就诊5000余人次,先后5次组织5000余名官兵无偿献血。
军地共建
全县共有双拥共建单位136对
拥军优属是博罗的优良传统,博罗康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十多年来坚持与驻博部队开展军民共建结对子,实现了军企双赢的目标。自2000年以来,该企业共招聘录用退伍军人和军属100多人。该公司与驻博部队、县人民武装部共建结对,促进了军企的共同发展。
为了加强军地共建,该县不断完善军地共建网络,建立完善了民营企业与重点优抚对象“联系帮扶”制度,成立了博罗县爱国拥军促进会,设立了爱国拥军基金,现有会员单位136个,累计赠送慰问金(含物折款)260万元。目前,全县共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服务组织163个,双拥共建单位136对,共建项目126个。
同时,不断拓宽军民共建领域,形成了军民共建医院、结对共建小学等多种新形式。2015年,组织开展共建林、共建路、共建生态园、共建图书馆、共建游泳训练场、共建一片蓝天、共建省级示范片新农村的“七个一”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将军民共建活动引向深入。2012年以来,军地共建道路28公里、防洪堤23公里,植树造林2100亩,共建新农村13个、社区9个,培养军地两用人才3100人。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