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坚持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去,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才能把双拥共建工作落到实处。”商河县消防大队队长武旭表示,多年来,为全面做好全省双拥模范县的争创工作,积极构建幸福和谐城区环境,商河大队积极开展官兵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群众送温暖、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不断加强防消联勤工作,多次成功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赞扬,使“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新型警政警民关系更加巩固,树立了消防部队良好的军人形象,全面推动商河消防大队工作发展,为建设“平安商河”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谱写了一曲军民共建、拥政爱民的新乐章。
双拥共建依托“三个到位”热情服务走进市民心中
“领导力量到位、教育引导到位、工作开展到位是我们大队在双拥共建工作中一直坚持的理念和宗旨。”武旭说,商河县消防大队的官兵经常走访辖区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其间,大队官兵帮助少数民族同胞打扫店面,整理库房,并为他们送去消防宣传手册,在力所能及地为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为少数民族同胞送去专业的消防知识辅导,多年来,大队全体官兵不断拉近与辖区居民的距离,在帮助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的同时,为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是商河县消防大队的座右铭,商河县消防大队多次组织官兵,看望离退休老干部,为老干部们上门服务,“看到我们来了,老干部们高兴得不得了,那热乎劲儿就像见着亲人一样。”武旭带领官兵拿起自己带来的劳动工具,或擦洗玻璃,或打扫杂物,随后,大伙儿又和老干部聊起了过去的峥嵘岁月,听老干部讲述他们过去的艰苦经历,使官兵们接受了一次很好的艰苦奋斗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提升敬老院老人的自防自救能力,提高辖区敬老院的消防安全,商河县消防大队还利用休息时间,多次来到许商街道办事处敬老院和张坊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送去大米、牛奶、衣物等生活用品和一批灭火器,为老人详细讲解了防火、灭火常识以及火灾发生后疏散逃生的注意事项,提醒老人注意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
加强防消联勤工作保障市民生命财产
为保辖区消防安全,切实做好重点场所、部位灭火救援准备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商河县消防大队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多次组织全体官兵学习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防消联勤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只有从细节入手,多学多练,在实战中才能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武旭说,商河县消防大队利用周末时间,为全体官兵讲授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全面讲述了重点单位安全疏散通道、室内外消火栓、消防水源、水泵结合器、消防控制室、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知识,让官兵在今后的灭火救援战斗中能够更好地利用重点单位的固定消防设施进行救援。通过长时间多批次授课,大队官兵熟悉掌握了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以及在今后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处置机制,为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天气干燥且大风天气较多,农村火灾高发,全面做好火灾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武旭介绍说,商河县消防大队创新工作思路,大队通过支队宣传科和互联网两个途径获取影像资料组织宣传志愿小分队分三组“进村入户”,通过播放火灾警示片、讲解常见物品火灾危险性、发放宣传资料、提问互动等方式,为村民传播消防常识,多年来,商河县消防大队夯实了部队搞好双拥共建工作的思想基础,结合县城实际,广泛开展防火监督、灭火执勤等政策法规和纪律教育,把双拥共建工作落实在具体行动之中。“警政警民只有联系经常化、活动广泛化、共建深入化。才能把双拥共建工作做深做细,更加有力推动了‘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武旭说。(本报记者 赵晓东 兰萃 通讯员 赵玉辉)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