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互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爱站如家 拥军情深

2015-07-02 09:41:01来源:双鸭山日报
她在责任与执着中,无声地传递着一名普通党员的榜样力量,她就是饶河县粮食局军粮供应站站长——原秀梅。

双鸭山日报讯(记者 徐红)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党中央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使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认真学习身边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先进人物事迹,再次掀起向于海河同志学习的热潮,以榜样为力量、以先进为旗帜,持续推进作风转变,提升干事创业本领,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在全市上下形成学习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浓厚氛围,按照市委安排部署,从即日起,本报开辟“学习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争做于海河式的好干部”专栏,刊发部分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创新举措和感受体会,以飨读者。

  在美丽富饶的乌苏里江边防线上,有一位置“严”于胸,落“实”于行,以无私的奉献践行“三严三实”的普通党员。在单位职工面前,她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的“站长”;在部队首长眼中,她是一名“不穿军装的勤务兵”;在战士们心中,她是像妈妈般的“原姨”;在邻居大爷大娘的口中,她是热心忙碌的“秀梅”。她在责任与执着中,无声地传递着一名普通党员的榜样力量,她就是饶河县粮食局军粮供应站站长——原秀梅。

  落“实”于行打造美好供粮环境自1999年担任军粮站站长以来,原秀梅敢于担当,以身作则,把军粮站当作自己的家,切实做到落“实”于行,硬是将一个荒废的粮店变成了一个省市有名的军粮站。

  军粮站的前身是第三粮站,已荒废了多年,四壁透风,棚顶漏雨,院子内外到处是杂物、垃圾。原秀梅上任后,从改变卫生环境入手,经费不足,就带领职工自己干,起早贪黑的去清理垃圾、平整地面、修砌围墙、修善房屋。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军粮站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红瓦白墙、水泥地面,宽敞整洁的大院,四周种满各种鲜花,室内各种便军设置应有尽有。

  为了节省开支,原秀梅甚至把家搬进了军粮站,一天24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既当保管员,又当付粮员;既当装卸工,又当清扫工,更是一名免费更夫。为了节省招待费,她亲手在院内种上蔬菜,在站里的小食堂招待部队或各级来站检查工作的领导。冬天舍不得烧煤,职工一下班她就停炉了,在寒冷的冬夜里,她仅凭两床厚棉被、一条电褥子与“冷”抗衡。外出学习或开会,她都做最经济的车、住最廉价的旅馆。军粮站的每一次进粮、运粮、招待费用和每一笔办公费都向职工公开。这种公正透明的管理方式,不仅营造了良好的供粮环境,也让军粮站被评为全省“十佳军粮供应站”。

  置“严”于胸保证军粮优质配送十几年来,原秀梅拒绝一切人情粮、面子粮、回扣粮,切实做到置“严”于胸,保证军粮优质配送。

  为了采购到质量好、口感佳、价格合理的大米,原秀梅几乎跑遍了县内及所属农场的所有大米加工厂,每到一处都认真的查看加工工艺、大米质量、生产和卫生许可证,询问加工能力、原粮来源、运输条件等。每年五月份开始加工干粮时,军粮站都要储存一批新米,每当这时,她都会带着国家样品住到加工厂里,亲自到车间监督加工质量,同工人们一起干活,她认真和朴实的精神感动了厂领导,最终把最优质的大米以最优惠的价格供给了军粮站。

  军粮站所供应的部队分布在边防线上,点多、线长、运输条件艰苦、费用大,尤其是冬天,山高、坡陡、路滑,稍不小心就会连人带车掉进沟里,半路抛锚了根本就找不到救援。即便如此,原秀梅坚持做到按时完成军粮配送任务,也没因为条件艰苦降低过服务标准。每次往远处送粮,她自备铁揪、铁镐,万一误车,就自己一点点地刨、垫。有时遇到大雪封山,送粮车开不上去,她就和同事们人背肩扛地把军粮送到军营。到了部队,她总是抢着往食堂搬运米面,卸完车来不及喝口水就匆匆奔赴下一个站点……这样的送粮场景,原秀梅每月至少要重复一次,每次把所有的站点走完都要三五天,而她这一走就是十几个春秋。

  心中有责切实为官兵办实事原秀梅有句口头禅:“宁可自己千般苦,不让官兵一事难,军民本是一家亲,有事就找军粮站”。除正常供应军粮以外,她始终坚持为部队做实事、办好事。

  每年秋季,原秀梅带领军粮站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到各个边防连队,帮助腌制各种酸菜和咸菜。每逢重大节日,她都带领志愿者深入到各个军营包饺子、粽子等。非典流行期间,驻饶河边防艇队的官兵常年在外巡逻,为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军粮站购买了消毒器、消毒药,原秀梅每天早晚两次亲自到部队家属房消毒,直到疫情解除。

  为了能及时为部队官兵排忧解难,原秀梅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部队官兵有事可以随时找她。平时陪同军嫂婚检、孕检,为司务长操办婚事,办理随军家属户口的落、迁,帮部队买各种生活、生产用品,替官兵往家中汇款、往外地发货等早已成为原秀梅工作中的一部分。原秀梅为部队做了多少实事、好事,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了,但却一笔一笔地印在了边防官兵的心中。

  心中有民认真践行党员宗旨热情豪爽、乐于助人是原秀梅人格魅力的一大亮点。她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就该常做些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饶河军粮站周边大多数是普通百姓或者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在左邻右舍,原秀梅的热心肠是出了名的,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难事急事都去找她,而她也把这些“分外事”当成“分内事”去认真做。居民陈大娘家,大儿子早逝,小儿子又下岗多年,生活贫困,她知道后,找到社区和民政部门反映实情,帮助老人解决了实际困难。一位乡下来县城当保姆的刘大娘,被辞退后生活没了着落,她知道后,主动为刘大娘找了住处,帮着置办了必备的生活用品,让刘大娘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在得知县敬老院需要近百方土填平后院大坑,雇铲车一天需要几千块钱,她立即协调边防部队,说明了养老院需要支援的情况,部队派了20名战士及时帮助解决了该问题。

  十几年来,原秀梅先后荣获了全国粮食系统劳动模范、军粮供应先进工作者、优秀志愿者,市级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原秀梅只是淡然一笑,她说:“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我只有对得起站长这个职务,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对得起这些战士和群众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