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人物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退役军人刘云飞的军创梦:为城乡水务装上“智慧大脑”

2025-03-07 10:11:19来源:中国网
警报!乌当区阿栗高位水池液位异常!1月25日,凌晨三点,刺耳的提示音划破贵州邦浦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办公室的宁静。大屏幕上,红色预警标志...

“警报!乌当区阿栗高位水池液位异常!”1月25日,凌晨三点,刺耳的提示音划破贵州邦浦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办公室的宁静。大屏幕上,红色预警标志急促闪烁——智慧管网系统监测到某泵房水淹故障,同时高位水池水位骤降1.5米。

工作人员胡英芳立即调取实时监控,画面中加压泵组阀门正喷涌水柱。此时距除夕仅剩72小时,若不能及时修复,附近的居民将面临断水危机。

智能控制系统已自动切断水泵,抢修队顶着零下气温疾驰到达现场。探照灯下,技术员仅用1小时更换密封垫,随着加压泵重新轰鸣,汩汩清流再次注入高位水池。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被公司的智慧水务系统全程记录;一个个压力点、流量计、液位点、水质监测点,如同血管的神经元,将40公里供水管网的每一次脉动转化为数据洪流。

十年前,这样的场景难以想象,还依靠着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纸质记录。在贵州邦浦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智慧中心,三维GIS地图上闪烁站点实时数据,该平台监测45个压力点、45个流量计、7个液位点和4个水质监测点。同时,集成市政泵站、二次供水泵站及高位水池的16台视频监控设备,为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调度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

“过去查漏靠老师傅听音辨位,现在传感器自动预警。”刘云飞站在控制台旁,显示屏的蓝光映亮他眼角的皱纹。

刘云飞带领团队搭建的智慧水务平台,融合物联网与水力模型算法,让供水调度如同下棋——系统不仅能预判管网爆漏风险,还能通过压力梯度分析精准定位病灶。

  

在供水端,无人值守泵站通过各种仪器仪表自动分析采集数据,实现设备在最佳高效点运行。“每节省10%的产销差,就意味着节约100万吨水,可供1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水。”刘云飞介绍,智慧水务系统的应用有效降低区域供水损耗率。

为城乡水务装上“智慧大脑”的刘云飞,人生轨迹曾如过山车般跌宕。时间倒回1993年,20岁的他在海拔3800米的雅鲁藏布江畔负重奔袭,冰碴在作训服上凝成铠甲。作为山地步兵,他学会在雪崩区辨别冰裂缝,在激流中架设索桥。“江水教会我两件事:永远做最坏的打算,永远保持冲锋的姿态。”

  

这种烙印在骨子里的韧性,支撑他度过1996年退役后的至暗时刻。经历过化工厂安保、灯具店老板、汽车销售等多重身份转换后,他在贵阳市西路服装批发市场迎来高光时刻,手握上海某服装品牌贵州总代理,生意蒸蒸日上。但2008年金融海啸卷走所有积蓄——价值百万的“高奢服装”拆箱后竟是质量劣质的衣服,堆积如山的退货单压垮了现金流。

“那时孩子还小,差点连奶粉都买不起,想方设法找赚钱的门路。”在网上投了无数份简历依旧石沉大海的刘云飞,最终被一则“月薪1800招司机”的广告吸引。这是一家卖水泵的公司,入职后才发现实际工资仅800元。他是从部队出来的老兵,从不轻言放弃,在送货时默默记下每个客户的需求。转岗销售首年,他带着公司的产品敲开百余家企业大门,创下百万业绩。

2015年,当发现智慧水务是一个相对小众而又有行业技术壁垒的新兴市场时,他毅然辞职创业。军工厂长大的技术基因在此刻苏醒——父亲检修航空发动机的专注,化作他研发智能设备的执着。

站在智慧大屏前,刘云飞常想起童年拆解电器的日子,如今他和同事正给每滴水刻上数字烙印: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电流、电压、液位、流量、压力、浊度、余氯、pH值等指标实时上链存证……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不能忘,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创业为民永远在路上,我将时刻铭记军人身份,永葆奋斗底色,继续带着企业不断成长,为更多人提供优质就业平台,在新的战场上再立新功。”刘云飞说,科技的温度不在于代码多优雅,而在于如何服务社会,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未来数字时代,让每滴水都有“身份证”,更好地为城乡居民喝上健康、卫生、干净的饮用水提供技术支撑及保障。(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