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人物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李鹏:莫道桑榆晚淡闻枣花香

2022-01-25 14:53:49来源:中国网
李鹏,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吕梁人,1951年出生,1970年入伍,在新疆军区第4师11团服役(前身为原八路军359旅718团),1976年退役,200...

李鹏,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吕梁人,1951年出生,1970年入伍,在新疆军区第4师11团服役(前身为原八路军359旅718团),1976年退役,2009年退休。现任和田地区策勒县智慧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道德模范”。

生在红土地奉献在边疆

李鹏出生在著名的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山西吕梁山。当时乡亲们的生活十分贫苦,吃了上顿没下顿、缺食少衣是家家户户的常态。对此,他有着深刻的记忆。同样难忘的还有老区人民那股子战天斗地、自力更生的精气神。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成了李鹏儿时的理想,也铺就了他一生努力的方向。

image.png

1970年,李鹏怀揣着保卫祖国、做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的梦想,积极参军来到新疆阿克苏某部服役。部队前身是著名的原八路军359旅718团,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担负屯垦南泥湾和保卫党中央延安的重担,也是挺进新疆、解放新疆、建设新疆的主力。在部队,他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培养能吃苦、拼命干、甘奉献、勇担当的优良作风,先后多次受到表彰并荣立三等功一次;积极参加双拥共建活动,与驻地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1976年,光荣退役的他毅然选择留疆工作,“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的家乡,建设家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30多年来,李鹏始终将这份责任记在心间、扛在肩上,从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县委书记、地区行署副专员,在各个岗位上勤勉工作、尽心尽力。

2009年李鹏从副厅级岗位退休后,本应放松下来享受安稳的晚年生活,却时不时地回忆起在吕梁老家过穷苦日子的一幕幕,激荡起儿时的理想。虽然职业生涯已经画上了句号,但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使命却永远在路上。年近花甲的李鹏决定再出发,为第二故乡的乡亲们再做点什么。

“一去两不去” 扎根沙漠边

新疆得天独厚的天候、日照、土壤,让这里的农作物,特别是瓜果含糖量高、口感好、营养物质丰富,也更有市场竞争力。曾在地、县工作多年的李鹏坚信,发展特色水果业是一条能够帮助老百姓致富增收的可行之路。“进攻方向”定下了,现在最紧要的是确定“出发地点”和“进攻方式”。按照他的“一去两不去”原则,一去:去最艰苦、最需要改变面貌的地方;两不去:他任过职的地方不去,他的同事和部下任主要领导的地方不去,经多方考察、慎重考虑,决定来到距乌鲁木齐市1400多公里的南疆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日希村,研究攻关沙地种枣技术。

image.png

阿日西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三号风口”,是拒沙东扩的重要屏障。尽管做足了思想准备,但满怀激情的李鹏,还是被这里极度艰苦的条件怔住了:终年风沙肆虐、干旱缺水,村外几米高的沙丘就像敌人的碉堡,若隐若现。“和田人民苦,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这句几十年前在当地群众中流传开来的顺口溜,放在今日的阿日西村仍是真实写照。不少老百姓听说他要在这里种枣,都不理解,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说:“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倒上水都长不出东西来,现在还要种枣?真是脑子里进水、进沙子了。”

面对议论,李鹏没有解释。“和田虽然风沙大,艰苦、贫穷、落后,但和田人民祖祖辈辈都能在这里生存,难道我就不行?”自己定下的目标,即便阻力重重也要咬着牙去完成。村里人多耕地少,为了不与农民争地,李鹏就在村边一间几平米的废旧房子里安营扎寨,屋西的“风口”就是他的主战场。谁曾想,这里成了李鹏12年如一日战风斗沙、植树造绿、创造千亩枣园的起点。

艰难治沙路 固沙美名扬 

沙漠边种树,首先要解决治沙的问题,这是一项投入大、收益慢的长期工程。一开始,李鹏寄希望通过贷款来筹集项目启动资金,走遍了有政策支持的银行申请贷款,但都没有获批。银行一致认为这个项目风险太大、几乎不可能完成。李鹏没有灰心丧气,硬着头皮打起了家人和朋友的主意。他给老伴做思想工作,变卖了乌鲁木齐一套100多平米的房产,再加上老两口的全部积蓄、退休工资和从朋友们那里借来的钱,勉强凑齐了再创业的启动资金。就这样,李鹏有了向风沙开战的资本。

image.png

李鹏负责的土地位于“三号风口”,大大小小的沙丘、沙包有上百个,要种树,得先扫除这些障碍物。为了节省开支,李鹏决定人工移沙。在部队就有“拼命三郎”美誉的他,即便已经到了满头灰白的年龄,也像年轻战士一样一马当先、不甘落后。每天早上7点钟就从炕上爬起来,和维吾尔族老乡一起拿着铁锹、扛起“坎土曼”、推着手推车,带着馕和军用水壶向沙丘进军。刚开始大家热情高、干劲足,一天可以平整一米多高的沙包3、4个。但没过几天,之前被移平的沙包似乎有了再生能力,又平地里“长出”来了。

李鹏犯了难,这难道就是沙漠的力量?在请教专业人士后得知,这“长出”来的一截子,其实是其他位置的沙丘在风力的作用下吹过来的,究其原因是没有植被或者石头等障碍物阻滞风沙,导致沙子借风发力可以随意流动。李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后,他决定将启动资金全部用于雇工人、租机械,将治沙进行到底,绝不向风沙低头。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李鹏地里50公分以上的沙丘、沙包悄然变平地,他一人就曾移走过两层楼高的沙丘。“人心齐、泰山移”的真理在这位不服输的老兵身上得到验证。望着大家齐心协力用汗水浇灌出的平整沙地,完成过无数次急难险重任务的李鹏哭得像个孩子。

李鹏自己动手、自掏腰包平整两千亩沙丘的故事,在当地不胫而走、美名远扬,当得知下一步要植树种枣,周边的不少村民也自愿加入李鹏的队伍。“当初听说有个县委书记来策勒种树需要人手,但也不知道能干多长时间,就先过来试试看,没想到跟着书记一干就是12年。”一直跟着李鹏干的色迪买尔说。

父如防风林 护子创枣园

李鹏是家中的独子,年逾九旬的老父亲心疼儿子,主动要求和儿子一起驻守在沙漠边。李鹏的心里却五味杂成,一直没有答应。老家有风俗,老人七八十岁了不能出远门,怕叶落不能归根。谁家的老人出了远门,会被亲戚朋友笑话、戳脊梁骨,更何况是从大城市到沙漠里。父亲却说“沙漠里有什么不好,只要和你在一起,哪里都好。”李鹏拗不过父亲,遂了老人的心愿。他白天劳动、晚上陪伴父亲,给他洗澡、洗衣服、讲自己和乡亲们治理风沙的故事,做他喜欢吃的家乡饭,直到老人97岁时安详去世。每每回忆起这段时光,李鹏的眼窝总是噙满了泪花。“把我埋在这里,看着你、陪着你。”父亲的遗言温暖而有力量,就像一排排深深扎入沙漠戈壁里的胡杨,给李鹏以力量,守护着他心中的枣园。

image.png

土地平整了,种枣大业正式启动。2010年耕种的时节,李鹏风风火火地带着人到地里,栽种了几百亩的枣树苗。谁知不到一个月,就被风沙掩埋了。面对如此局面,他没有放弃,当众撂下一句话:“当兵也好、在地方工作也罢,什么时候在困难面前打过‘退堂鼓’”。为了搞清楚失败原因,李鹏把枣树苗从沙堆里刨出来,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关键症结,原来是沙质地保存不了水分。于是他虚心请教当地农学专家,购买了十几本研究沙漠种植的技术类书刊、到图书馆摘抄了上百页关于枣树在多种环境种植的研究资料和学术论文,像一个急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学子般学习专业技术。

在反复分析论证后,李鹏决定从改良土壤、治理风沙入手,用扎扎实实的3年时间换来适合枣树生长的基础环境。第1年打井、挖渠、修路、试种防风树种;第2年规模化种植固沙类作物,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初建防风沙屏障;第3年邀请专家对土壤、风沙危害、水分等种植条件进行指标检测和综合研判,符合条件就试种枣苗。“前两年最难,基本没什么雨水,种下的小麦收割的时候被沙子埋掉了一半多。”功夫不负有心人,挺过了这一阶段的李鹏,渐渐地摸出了沙漠的脾性,也在实践中总结出滴灌技术用于防风林栽种和固沙类作物改良土壤的方法。望着自己反复踏勘,设计规划出的水、电、路、渠、防风林、条田、机耕道从简易图纸变为了现实,望着一排排栽种下去的杨树苗成活发芽,李鹏由衷地高兴,眼里似乎已满是郁郁葱葱的枣园。

3年多过去了,李鹏的地里没有种下多少枣树,却在世世代代饱受风沙之苦的百姓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漠中枣飘香 产业助兴旺

第4年春天,李鹏带着村民们再一次站在了“风口”上,这次誓要将那黄沙地染满绿色。就在战沙植绿仗即将打响之际,李鹏却病倒了。医院的检查结果是胃粘膜多处严重脱落,有胃穿孔危险,应尽快住院治疗。李鹏本就患有高血压和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年近60岁的他又一头扎进沙漠,这些年几乎每天都要劳作12个小时以上。“宁可透支生命,也绝不在工作上欠账”,这句入伍之处伴随至今的座右铭,激励着他继续前行。“枣树苗今春一定要入地,否则乡亲们3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我的问题没那么严重,休息一下还能下地”。他没有听医生的话,在病床上躺了3天3夜后,又拄着拐棍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田间。

在沙漠里规模化种植枣树,治理风沙、改良土壤只是基础条件,发挥现代农业技术的杠杆作用才是关键所在。多年的基层领导岗位经历,练就了李鹏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本地枣树苗结果率不高、果肉不大的问题,他从种苗培育抓起,采取疏密改造、品种改良、引进良种等方式,循环推进枣树苗优育工程。面对可种植土地、水源等重要资源紧缺的难题,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气象、农作物分布、水源等因素,创新设计、建成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项目,并率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智能控制,在高效节约各类资源的同时,科学提高了种植质效。8年来,枣林扩大到了2000 亩,5万余株防风林、70万余株枣树牢牢锁住了曾经的“风口”。

image.png

2018年底,2000亩枣园被列为全县的红枣种植示范区,李鹏也如愿以偿地向红枣产业迈出了一大步,建成了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完整红枣产业链,成立了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为了兑现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承诺”,他主动与阿日希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以带动村民增收为目标成立农民合作社,吸纳社员100人,均为零出资入社,98%是当地少数民族。优先吸纳社员就业,辐射带动周边乡村18万人次就近工作,人均月收入3000元,发放劳务费总计超过2000万元。鼓励社员在务工之余,积极种好自家红枣,免费提供销售渠道、成本价清洗分选和加工红枣服务,让村农们尝到了红枣初加工后卖上好价钱的甜头,打通了在合作社工作挣钱、在自家地里种枣增收双收入渠道。开展枣树种植技术和管理培训,参训社村民6000余人次,为当地输送林果业技术骨干100余人。为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李鹏又在昆仑山海拔2500米左右的可种植区开辟苹果园,引进、种植成活了8万余株苹果苗。在红枣产业和新兴特色水果业的助力下,阿日希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173元,增加到2021年的11950元,增加了5.5倍。

李鹏用12年的心血付出,换来了当地百姓的高度赞誉,也得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沙漠枣业有限公司先后荣获“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等称号,2000亩枣园也被评为自治区特色林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技示范园和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技示范基地。李鹏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将荒漠变成绿洲,如今一批又一批各族百姓在他的帮助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退役军人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