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人物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抗战老兵不老,渡江老兵很潮!

2018-04-24 11:34:11来源:金陵晚报
今天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69周年;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纪念日,我们提前专访当年亲历渡江战役的新四军老战士、原28军副政委、江...

今天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69周年;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纪念日,我们提前专访当年亲历渡江战役的新四军老战士、原28军副政委、江苏省军区南京第24干休所离休干部李剑锋将军,聆听他回忆69年前那个充满豪情的渡江岁月,也和他聊起当下忙碌而充实的晚年生活。出乎意料的是,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都很难把他和“93岁渡江老兵”画上等号,因为——93岁的李剑锋依然神采奕奕,作词作曲、玩儿电脑、玩儿微信、熟练使用打印机……“潮”得与青春常伴。

92岁捐出珍贵的《渡江日记》


去年的4月23日,92岁的李剑锋将军捐赠的一本《渡江日记》首次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公开展出。这本尘封60多年的《渡江日记》纸张早已泛黄,但那些简短的文字却为后人留下了渡江战役的珍贵见证,对于研究渡江战役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因而成为渡江胜利纪念馆新添的一件“镇馆之宝”。

这本牛皮纸封面的日记,总共有100多页,大小和一张名片差不多,是李剑锋在参加渡江战役的行军过程中,向一家杂货铺的伙计要了一些账单纸,自己裁剪之后用针线订起来的。“渡江战役时,我是34军101师302团2营副政治教导员。”李剑锋告诉笔者,由于这些日记都是在行军和作战间隙写下的,因此每篇日记都很简短,有的寥寥几十字,最长也不超过百字。

日记里记录了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李剑锋所在部队的行军、作战以及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其中,在4月23日南京解放当天,李剑锋在日记中记下了当时渡江的情景:“4月23号下午四时半,江南的群众在江边欢迎我们过江,并有火轮、木帆船来迎接,于夜晚十时许渡过了亚洲最大的河流。”

 “南京解放不久,34军进驻南京担任警备任务。我们团奉命从镇江调南京,驻城北迈皋桥,担任中央门、栖霞山、燕子矶的警备值勤任务。”李剑锋回忆说,当时的“总统府”是任何人都不准进入参观的,碰巧担负警备任务的两个负责人是李剑锋以前的老战友。所以当李剑锋提出要去参观时,两人便同意了。他们一起进去的时候,带队班长一声口令,战士们一齐敬礼。“我从没想到,一个曾经快要饿死的孩子,进‘总统府’竟有这种礼遇”。两位老战友执意要他从红门进入,红门曾只是蒋介石进出专用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都没有过这份待遇。来到二楼,李剑锋坐在蒋介石的办公桌旁,看着办公桌上的日历,感慨万千。

16岁编写抗日歌曲鼓舞士气


1938年,李剑锋12岁,日本鬼子进攻台儿庄……到秋天,乡里半夜来了支队伍穿着单衣睡在场子的麦草垛边,长辈们告诉李剑锋,他们是打日本鬼子的队伍!而八路军同志说,他们是共产党毛主席派来打日本鬼子的。第一次听到共产党,第一次听到毛主席,李剑锋虽然听不懂,却记了一辈子。

1942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时期,根据地遇上了敌人的大扫荡。为了配合发动学生开展宣传活动,淮北邳睢铜地委组织部长张道平到抗日根据地小学选人,正在这里学习文化的李剑锋被选上了。就这样李剑锋参加了反扫荡宣传,办墙报、贴标语,到处宣讲,“日本鬼子来扫荡,奸淫烧杀又抢粮,老乡们,不要慌,快快来把办法想,先把麦子收藏好,再把大水缸、锅碗瓢勺都收光,叫鬼子饿死在四方……”这首《反扫荡保家乡》 是李剑锋宣传反扫荡反清乡时学唱的。因为歌词通俗易懂,唱起来朗朗上口,被广为传唱。不仅教会老百姓如何反扫荡,也让创作歌曲成为李剑锋的一个习惯。

后来组织让李剑锋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组织部当干事做战勤工作,负责抢救伤员、登记战士的遗体并掩埋。“发扬革命友爱,抢救负伤同志,不顾任何困难,大家坚决执行,丢掉伤员是最大的耻辱,全体同志一定要牢记……”这首《战斗公约歌》便诞生于战勤工作中。

谈起这首歌的创作,他说道:“抢救负伤同志是我的责任,丢掉伤员是最大的耻辱,自己的血要和伤员的血流在一起,我们的命要拴在一起,这就是战友情。”

93岁依然甘当红色基因传播者


16岁参加革命,59岁光荣离休,93岁依然“战斗”在路上。李剑锋说:“我有一个信念,职务休息了,义务不能休息,领导职务是有限的,党员义务是无限的。别的事情干不了,做些党的宣传工作还是可以的。”

进干休所第二个月开始,驻地学校、单位就要他讲传统,从此一发不可收,李剑锋每次都准时报到。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李剑锋20年来讲得不少,高潮有两次:一是南京解放50周年时,从幼儿园、大中小学、单位等,一个月讲了20多场。从部队大决战、大进军、过大江、进南京到初入总统府及个人经历,李剑锋边讲边唱歌,再说上段快板,大伙都喜欢。他还把进南京穿的军装、发的皮腰带、纪念章、解放区钞票、自己用针线订的渡江日记本等实物带上讲解,并把衣服给老师同学试穿,相互照相留念,效果好得很。二是建党80周年,当时李剑锋身体不适正住院,上午检查治疗,下午作报告,仍然坚持一个月讲十几场。

在他看来,只要讲课就还年轻,就是战斗。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时,馆长邀他去讲课,课讲得顺利,谁知刚下来就犯了心脏病,住了院。“后来他们都劝我歇歇吧,说我讲的够多了,我说那可不行,我是要奋斗终生的,终生就是到死,不死就还要战斗!”

抗战老兵不老,渡江老兵很潮!


“现在给人家上课,光讲历史可不行,还得紧跟党中央,我讲‘十九大’就是那八个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我的初心是啥,你的初心又是啥,得先搞搞清楚。教育别人,也是激励自己,我给别人一升,自己要有一斗、一石,为此,我学电脑,编书、写文章、汇集研究资料,自打自印,供各方使用。”

李老的生活十分简朴,但穿得很潮。“我的这身衣服是去外国学习的孙子留下的,我穿正合适,还是一件红色的,和党旗一个颜色”。这些年,李剑锋默默援助了很多贫困学子,目前仍资助着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两名二年级小学生,并带动干休所其他老同志参与到这场爱心接力中来。

 交谈间,李老主动提出加微信好友,方便今后联系。接着又从书架上找出一沓复印版的《解放军报》,抽出一张交到我的手中。李老说这是他当年专门留下的,并叮嘱拿回去好好研读,若旁人想要,便拿去复印,十块钱一份也很值。报纸的头版整版登载了黄克诚的文章,题目叫“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刊出时间是1981年4月10日,距今已有37年多了。

李剑锋同样很“潮”地注重养生。“别看我今年93岁了,可咱是所里身体最好的,已有七八年没感冒过了。我不爱吃药,有的人一年光药费就要一万多元,可咱几百元花不完,唯一不好的就是这个腰,年轻时候落下的毛病,围了四根钢钉呢。”话语间,李老把脸微微侧向一旁,双眉上挑,举起右手用手指摆出个大大的“四”。

 “其实我养生秘诀也就四个字——粗茶淡饭。每天早上一个红薯一个鸡蛋一碗粥,中午吃红烧土豆,晚上睡前一杯酸奶,主食都是咱徐州的煎饼或者四分之一个馒头,不吃米饭,不喝酒也不抽烟,现在日子好过了,社会主义美好生活,咱们得尽量多活、好好活。”

临别的时候,李老执意要送,93岁高龄的老人,行动利索,脚下生风。正如李老所说,活一天算一天,不死就要战斗,入党的初心仍在。(原载《金陵晚报双拥周刊》2018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