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一天,梅李镇瞿巷村党总支书记邵国平又匆匆离开村委会,赶往村集体企业进行业务对接。
要说邵国平带领瞿巷村发展的故事,首先要说他入伍的经历。1983年11月,邵国平响应祖国号召走进绿色军营。由于勤学苦练、乐于助人、政治思想素质好,他在部队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荣获了连嘉奖、营嘉奖和红旗车驾驶员等荣誉,并被任命为班长。1987年10月,邵国平复员回到家乡,在村合资企业当了一名普通工人。4年的部队磨砺锻炼了邵国平的能力,他很快就成了厂里的骨干,被提拔为副总经理。正是由于他作风正、对自己要求严格、按制度办事,2001年,邵国平被村民推荐选举为瞿巷村村委会主任。从企业副总经理到村委会主任可不仅仅是一次工作的转换,企业面对的职工人数不多,管理上比较简单,而村委会主任要面对全村百姓,等待他的是各种各样的诉求,他必须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经过考虑,邵国平走马上任开始了新的工作,“当时我年纪轻,又想到这是村民对我的信任,就鼓起勇气试试看。”
深感责任重大的邵国平,一上任就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他深知,要想村里发展得好,必须首先把经济搞上去。他借鉴部队的管理经验,在村两委会规章制度的制定等各方面都力求做到规范化、条理化,通过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他发展村级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盘活集体资源,优化资产结构,增加村级财力,先后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企业瞿巷皮件有限公司等。经过努力,瞿巷村的村级可用财力从2001年的152万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59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8300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28196元。期间,邵国平被村民们推选成为村党总支书记。
村里有了钱,邵国平首先想到的是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邵国平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全村完成建设污水管网6800米、沥青路面5600米、河道重力驳岸2400米、河道生态驳岸1200米、路灯380盏,外墙涂白138000平方米,12个村民小组全部建成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2014年,瞿巷村被命名为“江苏省村庄建设示范村”,2015年又获得了“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美丽水乡”等荣誉称号。村里还对女年满52周岁、男年满55周岁的村民每月发放村保养金120元,每户每年平均分红和福利达6800元。
在瞿巷村的蜕变过程中,邵国平愈发感受到了部队经历为工作带来的好处。所以,他在地方上特别重视拥军优属,积极引导村里有过部队经历的人才加入到瞿巷村的建设中去。在村集体企业招聘员工时,他们就优先招聘退役军人、军烈属等。同时,他还主动引导帮助退役士兵自主创业,目前村里已有6人创业成功,成为致富带头人。每年建军节前,村里主要负责人都会跟随镇人武部领导到新兵所在部队进行慰问。年底,瞿巷村还会向所有退伍老兵送上一份小礼物。“不论年纪大小,只要参过军的都有份。我们要让‘当过兵’成为一件特别骄傲的事情。”邵国平说,这样做,同样是为了让退伍军人感受到村里对他们的关怀。正是这点点滴滴,让村里的老老少少有了参军光荣的共识。特别是孩子们,对入伍非常向往,到了征兵的时候,适龄青年都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