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人物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中秋节 这些守在岗位上的人

2015-09-24 09:48:20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节日,这句话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或许只有离家的游子,才能真切了解这句话的含义。

\

图为:孙浩正在处理防尘板故障

本网讯:“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节日,这句话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或许只有离家的游子,才能真切了解这句话的含义。

口琴里的思念

孙浩,成都车辆段检修车间铆电班职工,在段上一次次比武中都表现非凡,在日常工作中更是得力干将。两年军营,五年修车作业现场。虽然家在广元,但因为工作需要,七年时间,他没在家过一次中秋节。

\

图为:孙浩完工后休息时吹起口琴

此刻,他正在车底下忙碌着检修一个防尘挡板。防尘板既要遮灰尘还要对车下设备起防护作用,非常重要。而检修起来也不容易,要将那个笨重的东西取下来,修好后再安半上去。等他干完活,已是一脸疲惫。一屁股坐在铁路边的空地上,和兄弟伙聊天。当被问起中秋节是否回家过节时,小孙果断地说:“不回,要加班,”“不想家啊?”“肯定还是想噻,当兵两年,上班五年,春节、中秋都没回去过,不过反正有电话,到时给老爸打个电话就是了,到现在也不太能记得最后一次在家过中秋节的情景了。自从上中学时老妈走了,好象就没过过节一样,”说完这句话,是短暂的沉默,小孙则从裤包里掏出随时携带的口琴,吹了起来。

家书里的温暖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这对成都车辆段车体检修中心紧张工作的职工曹宏涛来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曹宏涛来到车辆段已经三个年头了,已经从一个楞头青成为两个徒弟的师傅。已经到下班时间了,他还在班组看书,准备回家的同事问他怎么还不回宿舍,他说:“反正回去也没啥事,还不如就在这里看看书。”“中秋节怎么过?”同事边换工作服边问。说到中秋节,原本就少言寡语的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家在陕西一个边远山村,离这里很远,根本不可能回去节,到时给家里打个电话,我这刚收到我妈的信,我妈不会上网,也不爱打电话,有时就给我写信,”小曹竟然从抽屉里拿出母亲的信:“……中秋节快到了,知道你不能回来,那就和同事一起过节吧,你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万事都要认真仔细,特别是对工作,更不可以有一点马虎,要注意安全啊,你平平安安的,妈妈才能安心……”看着母亲的句句叮咛,这个平时干活强劲的西北汉子已是泪水盈眶。

在成都车辆段,有不少的青工都是在这样度过每个节日,他们来自甘肃、山西、内蒙、山东……“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明白这句话的份量,也正是为了让父母放心,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着,奋斗着,让远在故乡的父母放心、开心。(通讯员 张孝勇 胡婷芬)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