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东昇 通讯员 蔡忠东)7月28日,福建晋江市一名摩托车司机疑因中暑喝两瓶正气水 被测出酒驾的交通事故经媒体报道后,吃荔枝、喝正气水等“被酒驾”再度引起广大市民的热议,哪么,究竟吃了哪些食物容易触发酒精测试仪,引起“被酒驾”?7月31日上午,晋江交警在安海上悦城开展拒绝“被酒驾”微体验活动,面对面向群众解读释疑“被酒驾”。
在活动中,交管安海中队民警首先向群众们解释了“被酒驾”的原因。随后,中队民警通过邀请现场群众品尝含乙醇(酒精)的食物及饮料,并使用吹气式酒精测试仪让群众当场体验酒精测试。
【镜头一】吃荔枝也会触会酒精测试仪,引起“被酒驾”?
带家人到商场购物的职业货运驾驶人许某地听完交管人员的讲解后,跃跃欲试,每一个拿起桌子上摆放的荔枝吃了起来,随后,对着酒精测试仪开始测试体验,结果,一看傻眼了:酒精度含量达到32.12mg/100ml,2分钟后再次测试,酒精度含量为“0”。另一个群众目睹此情况后,同样吃了五颗荔枝,测试后的酒精含量仅为17.54 mg/100ml。
【镜头二】吃了一个蛋黄派,酒精含量为83.56 mg/100ml。醉酒啦!!
出于好奇及为群众演示,辅警小黄当场吃了一个蛋黄派,然后开始测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酒精含量竟然高达83.56 mg/100ml。看到测试结果小黄高喊一声:醉酒啦!!,两分钟后,再次测试酒精含量为7 mg/100ml。漱口后,经测试,酒精含量为“0”。
【镜头三】吃了豆腐乳后的情况
在大多群众选择易于入口、好吃的荔枝、蛋黄派作为体验对象的情况下,在交管人中员的建议要求,一陈姓男子踊跃品尝了半块豆腐乳,经测试,酒精含量竟然高达132.03 mg/100ml。
【镜头四】两种暴“表”的测试——漱口水、正气水的测试。
使用漱口水后的情况如何,泉州轻工学院的暑假实习学生小陈使用了漱口水后,一测试,吹气式酒精测试仪显示的酒精含量为红色500 mg/100ml,竟然暴“表”。
面对无法尝试的藿香正气水,安海论坛的小黄主动承担了测试任务。小黄表述体验感觉:正气水一入喉,喉咙立时受到酒精的强烈刺激,胃部感到一团火热。用酒精测试仪进行检测时,数据显示为红色500 mg/100ml,也是暴“表”,约十分钟后,小黄再次对着吹气式酒精测试仪吹气,数据显示为56 mg/100ml。用矿泉水漱口,再次测试,数据显示为“0”。
对于上述体验,交管人员一一作出解读释疑:
一是一般情况下吹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出来的数据是交警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驶的一项,另外还要将抽血化验作为重要依据。
二是对于食用荔枝、蛋黄派、豆腐乳等食品“被酒驾”时,可要求交警二次测试。
三是根据人的体质不同,酒精在血液中的代谢速度也是有差异的,有的人饮酒、吃了含酒精食物或药物后1个小时左右,血液里酒精含量就能达到峰值,而有的人则要在两个小时才达到峰值。
四是由于一些人对含酒精的食品、药品耐受力不同,吃零食、服解暑药也有可能引起酒驾的后果。
五是如果大量饮用了高度烈酒,血液内的酒精含量会在3~4个小时达到峰值,虽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但依然会在8~12个小时内超过酒驾或醉驾标准。
通过此次活动,该中队在辖区内广泛宣传“被酒驾”,极大地为交警日常排查工作分忧解担,也对群众“被酒驾”进行一次普法教育。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