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泉州五千学子同上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2025-09-11 10:07:49来源:中国网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恰逢9月开学季,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红色移动课堂走进鲤城区实验小学总校区、金山校区、延陵校区。这场跨越三天...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恰逢9月开学季,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红色移动课堂走进鲤城区实验小学总校区、金山校区、延陵校区。这场跨越三天的特殊“开学第一课”,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的方式,让近5000名学子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国旗下沉思:五分钟沉浸式体验震撼童心

“呜——”低沉有力的防空警报在校园上空响起,全校师生肃立静听。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摇动老式防空警报器,将时光拉回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轰炸泉州的历史瞬间。

  

“如果没有英雄烈士们的伟大牺牲,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怎么样?今天早上你还能吃上美味可口的早餐吗?还能穿上干净整洁的校服吗?还能在美丽的校园里读书学习吗?”面对一连串直击心灵的问题,孩子们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稚嫩的脸上浮现出前所未有的凝重。后来有学生告诉记者:“那一刻,我真的想到了很多。原来平凡的上学日子,是英雄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

“请同学们低头看看脚下的土地,再抬头望望头顶的蓝天”讲解员声音在校园回荡,“我们和英雄烈士们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当风从耳边吹过,当云从头顶飘过,就是先烈们回来看我们了。”许多孩子眼含泪光,他们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望着蓝天白云,还有的伸出手仿佛要触摸那阵风。

  

活动最高潮,是所有学生将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跳,感受体内流淌着的中华民族血脉,然后齐声呐喊:“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愿祖国繁荣富强!”铿锵童声穿透云霄,完成了这场跨越时空的特殊对话。

  

红色移动课堂:一枚纪念章与一封家书的重量

在随后的红色移动课堂上,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通过红色短视频和PPT带领学生们“云参观”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在参观到“泉州市烈士纪念馆”章节时,讲解员小心翼翼地向师生展示了一枚金光闪闪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

  

“这枚纪念章由泉州籍烈士陈言廉的家属于去年清明节捐赠,烈属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看到,弘扬英烈精神。”伴随着讲解,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仔细端详这枚珍贵的纪念章。

  

随后,师生们共同品读了抗战英烈沈尔七写给母亲的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家国情怀让在场师生无不动容。

最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学习,这堂红色移动课堂让法治意识和英雄精神共同扎根于学生心中。

  

童心献礼:从红色节目到自绘红色书签

鲤城区实验小学大队委庄依璇同学刚刚获得泉州市红色故事演讲大赛一等奖,她带着一枚海蛎壳也走上了红色移动课堂的讲台,为大家讲述红色故事《海蛎壳上的血手印》,她富有画面感的动情讲述,将家乡的红色记忆鲜活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各个校区的孩子们还为抗战胜利80周年准备了特别的礼物:总校区的学生表演了将扇子舞与红色经典诵读相结合的创新节目;金山校区带来了《井冈山》剧目;延陵校区则别出心裁地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绘画红色书签,并在书签上写下最想对英雄烈士说的话或课堂感悟。

  

红色知识竞答:抢答声中延续红色记忆

“中国抗日战争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又是什么?” 在红色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这种互动式学习让红色记忆不再是枯燥的历史,而是变成了有趣的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红色知识的兴趣,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内容,让红色记忆更加深刻。

  

泉州英烈事迹展:潜移默化改无声浸润

活动期间,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还在三个校区巡回展出了50幅泉州英烈事迹卷轴。每当下课后,泉州英烈事迹图片展前总是围满了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孩子们轻声交流着,有的还拿出本子认真记录。

  

红色教育的创新实践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保护中心、泉州市东南公益协会、鲤城区实验小学、鲤城区实验小学家委会联合举办,不仅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主题活动,更是一堂创新的“开学第一课”和红色思政课,成功将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这个爱国主义教育阵地通过多种形式“搬”到了学校,实现了烈士纪念设施、公益组织、学校和家委会的合力共建,彰显了泉州这座“十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拥军优属、崇敬英雄的浓厚氛围。

夕阳西下,活动落下帷幕,但校园里的红色气息依然浓郁。那些关于牺牲与奉献、家国与情怀的故事,将继续在这些年轻的心灵中回荡,汇聚成新时代的前进力量。(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