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谁来打仗,我为人民,人民为我,人民解放我解放……为了人类的解放。”今年薛老已经91岁了,党龄72年,但他时常唱起当年的这首战歌《我为谁人来打仗》。他说,“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能违背党旗下曾经的誓言。”这首歌是他一生的信念,激励着他守初心,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薛世浩
福建安溪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29年生于宁德屏南县,1948年12月入党,1949年,和地下党同志组织县委工委,经上报批准于同年2月正式成立,当年成立闽屏游击队,并为成员,还担任分队长,上山打游击。
1949年7月,解放军来到了屏南,薛世浩及其游击队战友们就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毅然投入到战火中,并参与解放福州和厦门的战斗。1950年部队组织工作队到晋江帮助地方建设、土改,结束后回部队,1964年转业到安溪工作,先后辗转在龙涓乡、金谷学区、安溪县高甲戏剧团等单位,随后担任安溪县文化局长直至离休。1991年县关工委成立后,薛世浩担任副主任,从此20多年如一日,倾情关爱着下一代。
薛世浩始终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他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与县关工委的同事组织了各种报告团,深入到安溪县各乡镇的中小学,向青少年学生作报告。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安溪全县24个乡镇和数十所中小学,参与宣传演讲数百场。
薛世浩还将讲稿精选修改,编成一本有109篇故事的《道德教育故事选》,并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先后建立了9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把安溪的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整理38篇编辑出版故事集《浩气长存》一本,供各中小学学生学习。从1995年县关工委开展爱心助学工作以来,薛世浩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想方设法资助贫困生。
2004年夏,薛世浩获悉官桥镇的考生小林录取福建中医学院(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一家人却因交不起学费而苦恼。他主动联系一位退休干部给予支持,每年资助5000元,直至小林大学毕业;桃舟乡的一位贫困生考上山东大学后,写信向安溪县委书记求助,县委书记把信转到县关工委,薛世浩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一位企业家,帮助这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薛世浩始终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二十多年来,他常常奔走在爱心助学的路上,并深入到安溪县及外地,联系各地经济促进会和商会,拜访企业家和爱心人士,为寒门学子募集助学金。经过他和安溪县关工委同志的努力,在他们的帮助下获得资助的学生多达5580人,获资助金额达1875.32多万元。
多年来,薛世浩多次受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各级表彰,曾被评为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还被省委组织部等五个部门联合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2015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是安溪县唯一获此殊荣的人,这名年过九旬的退役军人,成为无数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