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泉港区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及实践活动,制定《泉港区组织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转化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规范准则,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抓牢理想信念教育,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发挥中心组龙头带动作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主线,坚持落实党委学习中心组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党校培训、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学习的重要内容,邀请省市理论专家开展12场专题讲座,为区委中心组成员赠送《大数据时代》《摆脱贫困》等10种书籍。发挥宣讲团轻骑兵作用。组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开展核心价值观“七进”宣讲活动百余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清楚、讲透彻,受众达3万多人。推进“锦绣讲坛”和“居家学堂”试点建设,开展“读《月读》·学经典”知识竞赛活动,深化“微党课”、“微讲堂”、“微教案”等载体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开展“身边的核心价值观”征文活动,并将获奖优秀论文汇集成册。多项理论调研课题在省市获奖或刊发,其中,《深山“小村官”到八闽“大榜样”——“八闽榜样”陈其伟先进典型的塑造与传播》获得泉州市2014年党建工作重点课题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开展“书香泉港·文明新城”全民读书活动。围绕“建书香机关•作服务先锋”主题开展赠书、荐书、品书、比书活动;围绕“读书育人•健康成长”主题开展“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系列读书活动和“畅想阅读快乐成长”赠书活动;围绕“读书、敬业、创新、发展”主题开展读书活动;以“青春年华沐书香”为主题开展评书、晒书、荐书、赠书等活动,发布网络“微书评”、发布晒书“召集令”;围绕“知书达理•幸福温馨”主题,开展“共沐书香•亲子阅读”活动,举办“刺桐花讲堂——快乐人生篇”专题讲座和“廉文荐读进家庭”活动。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市民提升文明程度。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文明交通”、“文明引导”、“文明餐桌”和“公益广告展播”工程,推广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组织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环保志愿服务、公共场所志愿服务、“三下乡”志愿服务、红十字“博爱进万家”、“应急救护进社区(学校)”活动、“助老公益行动”、“志愿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达5700多人次,服务时间累计12800多小时,福建日报以《志愿服务盲点有了专属“小红帽”》作专题报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方案,构建奖励诚信、约束失信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重点对失信被执行人员及环境污染、食品药品造假人员实施限制高消费、贷款等惩治措施。以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服务、公共秩序等重点,开展“诚敬做产品”,深化重合同守信用、诚信经营示范街(示范店、信用村、信用户)创评活动。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十大行动计划”、“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童心向党”、“优秀童谣征集”、“节俭养德”、“家训家风伴我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泉州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团到校作《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进程》、《飞天梦圆》等讲座。在中小学举办“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最美的读书照片”征集活动、“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课本剧比赛、“我心中的价值观”征文比赛等8项活动。
三、强化舆论导向作用,扩大宣传传播效应。做好主题公益广告宣传。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区主要道路、路口等显著位置设置公益广告牌,公交车辆、沿街单位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刊播公益广告设置各类大型公益广告500多面、刊播标语2万多条。泉港电视台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在重要时段插播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公益宣传片等近万次,宣传各部门各单位、各行各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成果和先进人物。抓好网络宣传教育。注重新兴媒体融合宣传,用好电视、网站、微信、微博、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设置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公益广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长期集中宣传展示并及时进行更新,大力开展网上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我们的价值观”议题。巩固传统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区内各LED电子显示屏、黑板报、橱窗或宣传画廊等阵地,制作、播放、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口号和户外广告,电信、移动、联通部门配合以短信、彩铃、彩信等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各中小学在校园显著位置制作大型公益广告、LED滚动刊播24字内容、橱窗粘贴“图说价值观”宣传画、班级核心价值观上墙,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四、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强化榜样引领作用。重视重要节庆日资源。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办演出、展览、研讨、征文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扩大先进宣传效应。连续举办三届“感动泉港 道德之光”人物评选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现、推荐和培育群众中的道德楷模和“平民英雄”,入选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好人榜70多人次。组建“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巡讲团,深入全区各单位、村社、学校举办30多场专场报告会。深化重大典型学习宣传。开展“全市学其伟 泉港走前列”主题学习活动,围绕“争做陈其伟式好干部”、“今天我们怎样当村官”大讨论、“为民务实清廉”教育等12项活动。2014年3月和6月,陈其伟同志分别入选中纪委监察部全国“勤廉楷模”和福建省“八闽榜样”,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表率,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榜样。
五、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积极传递文明正能量。提升公共文明水平。切实加强文明城市(区)建设,把“三个倡导”要求作为文明城市(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突出创建活动的思想内涵,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全区公共文明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村镇、文明户、农村文化广场为载体,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厅堂悬挂家训”、乡风文明“五小”创建、“三堂建学堂”、移风易俗等活动,指导各镇创建省级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乡镇,调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深化拓展文明单位创建。加强文明单位常态创建与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道德建设、文明传播、文化体育、优质服务、美化环境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团圆、追思、环保、节俭、感恩、孝敬、仁爱等积极内涵,充分运用“泉港之夏”文艺巡演、戏剧展演、南音北管会唱、元宵灯展、重阳敬老等文化品牌,大力培育富有泉港地方特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日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