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狮城双拥热土开新花

2020-10-29 19:50:00来源:泉州市双拥办
20日,北京传来喜讯:石狮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石狮市连续第六次获此殊荣。石狮历来是闽东南地区的海防重地,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永宁卫...

20日,北京传来喜讯:石狮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石狮市连续第六次获此殊荣。

石狮历来是闽东南地区的海防重地,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永宁卫,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卫城。这座城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此前已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新一轮双拥创模工作中,石狮市各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总战略,以双拥模范城创建为载体,推动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双拥基础更加扎实,双拥品牌更加亮丽。

石狮市中医院副院长、康复科主任医师李灿新为“兵哥哥”治疗脚踝扭伤。

石狮市依法治市办、司法局联合相关单位走进驻石狮部队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

自上而下齐抓共管 双拥工作呈新格局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有了强大的军队,才有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经济才能健康稳定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近年来,石狮市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坚持大事大抓、特事特办,从物质拥军到文化拥军、科技拥军、政策拥军、法律拥军,不断推动双拥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深入发展。积极推进“一村一企一学校”营连共建活动,目前已结成军民挂钩共建对子68个,形成党政军三位一体、群团组织广泛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双拥工作组织领导网络体系。

领导有力、组织有序是石狮双拥工作长足发展的基础。多年来,石狮市党政军“一把手”切实把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双拥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双拥典型亲自走访慰问。2016年以来,先后召开市委常委议军会4次、双拥工作专题会8次、军地联席会和军政座谈会28次、军地协调会42次,市领导到部队现场办公16次,协调解决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拥军项目、军地土地置换、国际军事比赛筹备等各类问题。市领导带队在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走访慰问部队。

双拥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双拥文化做好了,广大军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得到有效发挥。基于此,石狮市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途径,极力丰富双拥文化思想建设内涵。如结合“八一”建军节、征兵入伍季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宣传专栏;探索总结双拥共建先进典型宣传经验,涌现出邱志强等2名退役军人道德模范和石狮市法院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等多个拥军支前典型,有效激发广大军民参与双拥的热情。

急部队之所需 千方百计抓保障

急部队之所需、尽地方之所能,倾心全力为驻石部队解难题。2016年以来,石狮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找准部队需求,千方百计为部队做好事、办实事。

拨款800余万元协助某部队移防,清理、修缮闲置2年多的营区,协助恢复办公、训练和生活秩序,解决水电交通等实际困难;与相关部队签订全军首例土地置换协议;划拨将军山地域土地无偿交予部队演训使用……一个个生动案例是石狮倾力支持部队建设的真实写照。据悉,仅2016年以来就有多达65个驻石部队项目建设获得石狮市各级党委政府支持。

石狮市辖区内的将军山训练场有海上“朱日和”之称,2018年,“国际军事比赛—2018”海上登陆赛在这里举行。这是我军重大军事外交活动,国内外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石狮市投入支前保障经费,协助部队完成26项保障任务,得到了海军总部和中共福建省委领导肯定,以及中外官兵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为了全力保障部队演训,石狮市深入探索精准支前保障模式,组织到演练场地慰问、现场办公,并帮助安排住房、查勘阵地、平整土地、征用渔港,配合陆海警戒,提供粮油、水电、通信及其他后勤服务。

拥军基础坚如磐石 双拥典型闪耀纷呈

在石狮,从政府到民间,从市、镇到村、街,从企业家、老百姓到海外华侨,无不踊跃参与拥军办实事。“富裕不忘报国,报国必先拥军”早已成为这座城市每个人的共识。

浓厚的拥军氛围让石狮市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双拥先进典型:家族中第三代接力拥军的“拥军大妈”黄春玲,在“国际军事比赛—2018”海上登陆赛期间组织“拥军大妈缝补队”,每天为训练官兵洗衣缝补。石狮市企业家拥军协会积极开展双拥文化产品创作、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和军民共建活动,采取“点对点”等方式,重点帮扶“两参”人员中的特困对象。石狮市慈善总会设立优抚帮扶基金,每年筹集20万元用于关爱援助退伍军人。

石狮人民拥军的方式也越来越贴心。老兵邱志强于1970年从部队转业回乡创业以来,坚持爱国拥军,在公司制定三项“拥军令”,每年预留一些合适的岗位给转业干部、复退军人和军人家属。他还在公司创新举办专业知识培训班,为退伍军人就业铺路搭桥,先后安排70多位退伍军人、自主择业干部和军属就业,有12人走上中层重要管理岗位。

军民融合路子宽 共建活动谋新篇

新时代强军梦离不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这条路子上,石狮越走越宽,军民共建活动不断深化。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石狮市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部队,送上医用口罩、消毒水等抗疫物资;及时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和军休干部,普及防疫常识,送上防疫用品;积极发动企业、社会组织捐赠善款和物资支援部队。

驻石各部队大力支持地方建设,把石狮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在抓好战备、训练、执勤的同时,开展国防教育和拥政爱民教育。如依托各级党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国防教育学校等阵地,石狮每年举办军事夏令营和少年军校;举办“铸消防警魂、保一方平安”消防宣传公益演出,展示消防战士冲锋陷阵的感人事迹;积极开展军地共建联谊,举办“新中国70华诞——军民同心筑梦”慰问演出、“迎新春”双拥文艺晚会、“双拥·建行杯”军地男子篮球邀请赛等活动,提高群众对双拥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丰富部队官兵与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

在军地携手共同努力下,将军山训练场被打造成平时开放、赛时启用的将军山海军公园教育基地,占地2000余亩,规划有军事主题乐园、国防训练园、大型兵器展示园、军事体验园、生活训练园等,以独特的景观设计和运用高科技手段、仿真技术,打造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对在校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国防教育训练,已吸引上万批次参观和接受国防教育。

健全优抚安置体系 解决军人后顾之忧

退役军人曾经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石狮不断健全优抚安置新体系,在政策上倾斜、在经费上做足保障,在全社会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整合资源优势,形成有效合力,协调解决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2016年以来,石狮共接收军转干部67名,接收安置士官28名、随军家属8名,安置率达100%;并协调解决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托169人。石狮还认真筹划组织“光荣之家”牌匾悬挂仪式,市领导分别带队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共计8282块,悬挂率100%。

为支持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就业,石狮坚持每年举办2场退役军人、随军家属专场就业招聘会及技能提升培训座谈会,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创建石狮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帮助30余名退役军人创业成功及336名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

石狮还及时调整优抚对象的补助、抚恤优待标准,各项指标位居泉州市第一、全省前列。2016年以来,该市共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各类慰问补助金2482.71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3077.3656万元,发放60周岁退役人员生活补贴829.05万元,发放大学生应征入伍一次性奖励金210.02万元。同时还为企业军转干部、省直企业军转干部、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贴、慰问金、体检费等。

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政策,都是石狮市扎实做好双拥工作的具体体现,表达的都是石狮人民对部队官兵的浓浓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