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泉州肖厝边检站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侧记
军民携起手 共谱新篇章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8日讯 古人云:“兵者,国之柱石;民者,国之根基。”军民融合正是发展之要。近年来,泉州肖厝边检站主动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以警校共育、警企共管、警村共建为抓手,有力促进了驻地经济发展、和谐稳定。
边检官兵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边检官兵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警校共育 文化共融
“第一列第五名同学,看齐的时候,只甩头不要转身体……”2月13日,在泉州市泉港区庄重文实验小学的操场上,为新生军训忙碌着的肖厝边检站教官们一脸严肃。作为“警校共育”的共建单位,该站官兵刚忙完春节的勤务保障,又第一时间来到学校。军训中,官兵们不仅开展了常规的队列、体能训练,还进行了安全知识讲座、国防知识教育、紧急疏散演练等内容,收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泉港一中开展军训、在实验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在博文中学开展法制教育……为了更好地服务驻地教育事业,该站与10余所学校共同组建了“警校共育”协会,仅2016年以来就为驻地学生开展军训7000余人,安全讲座6场,紧急疏散演练4次,让师生体验部队文化生活和军事化管理,传授师生实用技能,以部队文化催生共建学校战斗力、向心力。
同时,该站在每年的“七一”前夕都会派出人员为共建学校入党积极分子举办一期业余党校班培训,让学生在了解党、热爱党、忠于党的过程中提高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警企共管 和谐共荣
2017年1月9日,国电泉州热电有限公司专程将一面绣有“热心为民服务 彰显时代精神”的锦旗送到肖厝边检站官兵手中,对该站长期以来坚持提供便捷高效热情的服务表示感谢。
原来,2015年公安部出台《关于简化船舶出入港手续和停靠特定类型码头期间管理措施的通知》后,该站便以国电泉州热电有限公司为试点,签订警企共管协议,对停靠企业专用码头的国际航行船舶实行以企业自主管理为主,边检机关加强督导检查为辅的管理模式,成效颇显。
而这只是该站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为紧密对接泉港区争当“石化强省”排头兵的发展定位和“五区同创”战略部署,该站出台了《促进泉州外贸货物属地通关10条便利措施》等机制,推出了服务大型油轮快速通关“133”工作模式,服务原油进口累计突破亿吨,帮助多个重点码头泊位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级验收,助力口岸大开放、大通关、大发展。
警村共建 发展共谋
“这是心理咨询室、那是图书阅览室。”泉港区前黄镇凤阳村连伙法书记为记者一一介绍。谁也没想到,凤阳村旧貌换新颜的背后,其实也有一批又一批肖厝边检老兵的汗水和辛劳。
今年新年一上班,肖厝边检站执勤业务一科党支部就与凤阳村党总支召开2017年度第一次“警村共建”工作会议,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这不是偶尔召开的一次会议,而是已经坚持了十几年的惯例。
2006年7月,该站执勤业务一科党支部与凤阳村建立了共建关系,本着互帮互学、优势互补的原则,组织开展了例如边检官兵关爱困难儿童的“成才计划”,挂钩帮扶老军人的“关爱功臣”活动,整治村居卫生的“家园清洁”活动……一件件“爱民工程”感动了村民的心。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凤阳村先后作为福建省农村社区建设、泉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示范点,一次获评泉州市2008—2010年度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连续三届获评“福建省文明村”称号,一次获评福建省“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