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进一步推进双拥模范城区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创建形式、深化创建内涵、提升创建品质,上海市普陀区立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以曹杨新村街道为“试点”,探索成立“少年军校”及“社区军校”,着力普及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人防观念,努力构建覆盖全域、全员的国防教育“大课堂”。
多方联动凝聚合力
近年来,普陀区一头“牵”部队、一头“牵”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帮助学校拓展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课后的多样性需求,力求走出一条“军校合作”的创新之路。2021年“九•一八”当天,曹杨新村街道联合上海市沙田学校与共建部队等相关单位单位,共同成立“少年军校”。自成立以来,“少年军校”已开展多项形式迥异、内容丰富的特色课程,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队列操训练、内务整理、国防知识演讲、“地图中的上海百年”、测绘仪器的使用、防震减灾知识、邮票党课、“最美退役军人”的军旅故事等,并且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门别类进行指导,使之成为课堂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空军节当天,共建部队空军战士还特地走进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国防教育知识讲座,让孩子们近距离感知国防科技前沿快速发展,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热情。
不仅如此,普陀区在紧紧抓住学校资源的同时,也将探索的触角延伸至各居民区,今年2月11日正式成立的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军校”正是普陀区依托市、区国防教育资源,携手共建部队与双拥会员单位,搭建社区国防教育的新平台的又一举措。
“社区军校”的训练科目主要包括国防知识和形势讲座、党史教育和强军思想、队列训练和现地教学、军事技能和团队协作以及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等五大类。前两项课程分别由军事专业院校、区委党校教授以及社区退役军人讲师团成员进行授课。其余三项课程会邀请到区民兵训练基地、共建部队以及双拥会员单位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师资力量可谓“阵容强大”。另外,“社区军校”还将组织民兵进入军营,开展现地教学活动,力求在军事实践中出真章。
探索创新任重道远
普陀区历来注重亲情化关爱,坚持军地互动、军民融合,在“家”字上下功夫,打造特色品牌项目。一方面,连续16年组织侨界人士、居民志愿者当好“兵妈妈”,走进军营照料官兵日常生活,节假日和官兵共吃团圆饭。另一方面,武警等驻区部队战士化身“兵儿子”,走进失独、空巢老人家中,唠家常、干家务、送温暖。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氛围浓厚。
“少年军校”及“社区军校”的相继成立正是普陀区在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索创新双拥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曹杨“少年军校”将借助街道“五老”优势,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入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普陀区计划逐步把“少年军校”的成功模式推广到其他街镇,军地携手在青少年中根植红色种子、传承红色血脉、弘扬红色精神,培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期,真如镇街道在辖区中小学开展“军民童心筑梦”系列军校活动,带领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足迹,厚植家国情怀。首场活动以“学雷锋日”为契机,邀请街道共建部队为真如第三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官兵们用风趣易懂的语言讲述一则则雷锋的小故事,激发了同学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另一方面,为扎实推进靠谱全民国防社区的建设工作,让更多“靠谱战友”戎入普陀,普陀区将继续立足新时代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需要,牢固树立“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工作作风,以更新的思路拓展双拥特色化内涵,着力增强“社区学校”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打通军民血脉、凝聚最大合力,推动曹杨社区乃至普陀地区全民国防建设更好更快发展。(上海市普陀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