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胡劲松:脱下军装,他是法援路上的“硬核”担当

2021-02-22 11:49:25来源: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0年普陀区最美退役军人事迹——胡劲松:脱下军装,他是法援路上的硬核担当穿上军装,他是乘风破浪挺进深蓝的中国海军;脱下军装,他是追...

2020年普陀区“最美退役军人”事迹

——胡劲松:脱下军装,他是法援路上的“硬核”担当

\

穿上军装,他是乘风破浪挺进深蓝的中国海军;脱下军装,他是追求公平伸张正义的法援人。他叫胡劲松,上海市普陀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科科长、兼任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2012年转业时,喜欢挑战的胡劲松选择成为一名法援人,在全新的岗位上,重新发现自身价值。

20多年的军旅生涯,8年法律援助工作的历练,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转业以来,胡劲松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追求公平正义,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全心全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法律援助道路上砥砺前行。

满足百姓需求夯实工作基础

在中国,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和服务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普陀区一直非常重视法律援助体系的建设完善,将法律援助列为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民生工程目标,但由于基础相对薄弱,依然面临着专业人员少、群众知晓率低、援助效果缺少追踪等问题。”回忆刚接触法律援助工作的情形,胡劲松忍不住感叹道,那时普陀区街镇、居民区等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不完善,基层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渠道也不畅通。

为改善现状,胡劲松一直积极推进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逐步在全区建立1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275个法律援助联络点、5个分中心、4代受理点,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建立了“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实现全区法律援助服务全覆盖。

此外,胡劲松还非常重视提高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旨在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法律援助服务,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群众满意度。

基层工作站的发展为困难群众开辟了法律援助新通道,将法律援助由过去的“被动等上门”变为“主动送上门”,让更多困难群众遇到法律问题能及时得到快速解决,真正感受到了法律援助就在身边。

八年来,全区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400余件,接待法律咨询70000余人次。胡劲松也从一个零基础新人逐渐成长为队伍中的“硬核”担当。

积极探索创新开创“六个率先”

法律援助是免费的法律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降低服务标准,也不意味着要忽略服务质量,相反,以胡劲松为代表的普陀法援人始终坚持高标准、坚持高质量为困难群体提供服务。这些年,他们围绕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开创了“六个率先”。

一是率先建立了案件质量“专家评估”机制和办案质量全程监控系统,提高案件质量,实现普陀区法律援助零投诉。该机制被评为“第四届上海市依法治理十佳优秀案例;二是率先顺应“互联网+”,打造“智慧法援”。先后建立了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网站、微信、APP、案件质量全程监控信息化系统、电子档案归档系统等新型信息化平台,畅通了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率先建立“阳光法律援助”机制,让法律援助在阳光下运行,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的公信力;四是率先实现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建立认罪认罚法律援助工作“普陀模式”;五是率先实现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全覆盖,维护官兵合法权益,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六是率先探索推广受援人分担费用机制,持续扩大受援对象范围。

“法律援助这一岗位是我事业新的起点。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自我价值的体现。每当法律援助让原本愁苦的人们重见希望、再展笑容,我就更加坚定信念,要在法援路上做一名不断奔跑的追梦人,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让法律援助之甘露润泽每个需要者的心田。”胡劲松表示,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法援人以捍卫法律为职责,现在的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正义。
关注特殊群体切实扶贫助弱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贫助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对想要维权的困难群众来说,是一场及时雨。”经过学习实践,胡劲松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表示,在申请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众中,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军属等群体有特殊性,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为此,胡劲松为外来务工人员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立“朱雪芹法律援助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办理案件36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5100余万元;为老年人撑起维权伞,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每月进社区举办老年人维权法律咨询活动,对80岁以上老年人上门服务,将法律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门口;开展“向阳花”未成年犯帮教活动,每月安排驻看守所值班律师进入监区举办专题讲座,帮助疏导负面情绪,提升法治意识等。

退役不褪色、军魂永在心。正是凭着永远不变的军人情结和为民情怀,八年来,胡劲松率团队积极探索,推动普陀区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取得突出业绩,获得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个人也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新时代上海市司法行政人”等大量荣誉,成为军人退役再发展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