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普陀区“最美退役军人”事迹
——归志华:不忘兵心展风采 深入基层解难题
“我 1997 年在四川当的兵,1999 年退伍回到地方”,初见归志华,精神干练的短发,铿锵有力的话语,尽管退伍已经 20 年,但在他身上,仍然能看出军人的影子。短短两年的军旅生涯,不仅强健了归志华的体魄,更锤炼了他的意志,回到地方,他退伍不褪色,重活难事冲在前、抢在先,始终坚持着军人的那一份责任与担当。
兵心仍在赢得居民称赞
回忆起当初入伍时的场景,归志华记忆犹新,仿佛一切如昨。1997 年冬天,归志华所在的原长征镇红旗村开展征兵工作,原本是村职工的他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四川省某高炮旅。“我们当初乘绿皮火车乘了 44 个小时才到达驻地,到了以后本以为可以让我们休息一下,没想到中午吃了饭之后下午就直接开始了训练”。那一晚,人生第一站岗的归志华望着满天繁星,思乡之情在心中涌动。
尽管部队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却培养了归志华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连队,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遇到险难任务他也总是打报告第一个上,在战友们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兵”。两年的时间过得很快,1999 年,脱下军装卸下军衔的归志华退伍回乡,成为了一名“地方青年”。
退伍后,归志华回到红旗村,那时的红旗村已经改制成立为上海兴隆实业有限公司。归志华一边参与公司正常工作的同时,还兼任民兵连长。 2005 年 8 月,第 9 号强台风“麦莎”登陆上海,狂风暴雨让长征镇不少居民楼和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库严重积水,作为民兵连长,接到出动任务的归志华在第一时间号召大家一起抗台救灾,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称赞。同时,他还认真配合镇人武部做好每年的民兵整组、兵役执法检查以及年度征兵等任务。作为长征镇基干民兵综合应急排的排长,归志华不折不扣完成好上级军事部门组织的各类任务。他说:“今年 5 月,在市警备区组织的 2019 年民兵整组点验中,我们积极配合上级军事部门,确保了点验的质量和效果”。
从归志华退伍到现在,长征镇基层单位的民兵连长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却始终坚守着那份初心,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 20 年,至今归志华的办公桌下还摆放这一双迷彩鞋。
主动作为打响“红旗速度”
长征镇的红旗村曾是上海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城中村”。土地性质复杂,历史遗留难点多,各类经营户长期“盘踞”,常住人口达到 3 万以上,同时还存有大量陈旧建筑,2016 年,普陀区作出重大决策,决定开展红旗村地块综合整治行动,对该地进行升级改造。
作为公司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归志华积极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根据镇政府安排,归志华率团队来到红旗村改造一线,承担拆迁动员任务,那段时间,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归志华不分昼夜一心扑在动迁工作中,白天走访,晚上研讨工作方案。红旗村整治的“重头戏”,主要是针对居民动迁。为了按时完成整治任务,归志华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组织团队,全力以赴协同作战,挨家挨户地上门“劝说”,耐心解释拆迁补偿政策,宣传拆迁改造项目的重大意义。起初,许多村民并不买账,甚至将归志华拒之门外,工作很难开展,但是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其中,并换着法子与村民们进行沟通。在一次走访现场中,归志华的脚踝不慎骨折,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他顾不得自己的伤势,去医院做了简单的固定包扎之后,双手拄拐继续“奋战”。看到这个拄着拐杖打着石膏的“退伍老兵”,来来回回好几次上门给自己讲政策,一开始拒人千里的村民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改变了态度,愿意听听归志华给自己“讲政策”。租户和村民被他的真诚打动,信用有了口碑,大家愿意将自己的真心话跟他说。村民小谢家里确实困难,父亲心脏病,母亲患癌症,沉重的负担压在他的肩上,使他迟迟没有成家,生活的苦闷使他的内心也渐渐封闭。归志华了解到他的情况,主动联系民政部门,为小谢搭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多次沟通协调,为他家申请到帮困补助款。拿到政府的帮困款,小谢感受到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有政府在关心他,紧闭的心门终于渐渐打开。
红旗村“城中村”综合整治,从 2016 年初打响攻坚战“第一枪”,在 2 个月不到时间内,实现了集体土地上动迁村民 100% 签约,到 2016 年 6 月 29 日宣告全面完成综合整治任务,比原定计划整整提前了 185 天,创造了“红旗速度”。
迎难而上不畏威逼利诱
与村民的拆迁工作同步开展的,还有红旗村各类经营租户清退工作,这同样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这些租户基本上都是一些微小的单位,如小超市、小印刷企业、汽修厂、小型服装加工厂等,由于长期“盘踞”在此,因此给整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归志华说:“当时普陀区委要求我们在 2016 年 3 月份之前完成这些营户和租户的清退工作,时间相当紧迫,给当时的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作为青年干部的归志华再次勇挑重任,身先士卒,主动揽下了这项工作。此后,他几乎每天都扑在工作第一线。一家在红旗村内已经营多年广告公司,尽管愿意配合工作组完成动迁的工作,但是公司向归志华反映因城市发展及配套建设需要,公司如需外迁,便很难在周边区域找到合适的经营场地,并且因若对员工进行分流安排,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安定因素,希望工作组能够协调解决。根据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归志华立即开展协调工作,一方面对公司内部的员工做疏导工作,另一方面通帮助该企业在附近的工业区内找到了合适的经营厂房,并进一步协调工业区提供一定优惠政策,促成了这家公司顺利搬迁。
红旗村的租户多为外地小商贩,他们在这里长期经营,租金收入较为可观,大家谁都不想搬离。起初,归志华通过主动换位思考,为村中经营户阐述前景,促使其合理合法提出拆迁补偿方案,希望取得租户的理解支持,但是他们显然不吃这一套,无论如何都不搬离,有的租户甚至还起了“歹心”,想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来抵抗整治。“我在部队扛过枪摸过炮,什么场面没见过,还能怕你这种手段不成?”邪不胜正,归志华和他的团队顶住重重压力,面对威胁绝不妥协。这些租户一看行不通,竟然又起了金钱收买的念头,正直的归志华当众说道:“整治工作,要公平要公正,来不得半点私心!”看到归志华铁心一横,租户们终于摆正心思,同意与归志华谈搬离事宜。
归志华每天地毯式走访各类经营户和租赁户,耐心劝导、晓以利害,最终获得了绝大多数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这场战役,很有难度,很有挑战性。”在归志华看来,红旗村的整治工作,犹如赴前线作战,是他最有价值的经历之一。最终,红旗村按区委区政府要求完成了综合整治和地块清退,区域城市面貌、交通环境、社会治安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退伍不褪色,归志华在区重大工作事项中经受了考验,体现了军旅风范。
参加工作以来,归志华始终把责任担在肩上,积极配合公司领导把安全、卫生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联合整治、成立专业队伍、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一方的安全稳定。归志华也从一名退伍军人一步步成长为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体现了当代“最美退役军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