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胡怀忠:脱下军装 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兵”

2021-01-26 17:14:00来源: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2019 年普陀区“最美退役军人”事迹

——胡怀忠:脱下军装 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兵”

\

“1982 年入伍,成为一名防空战士;2004 年,副团职转业,进入普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一直到现在。” 尽管已经退伍 15 年,但介绍起人生经历,普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副大队长胡怀忠仍然很“军人”:雷厉风行,干脆利落。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军旅生涯总会为当过兵的人打上不可磨灭的烙印,这让身份在变的胡怀忠,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投身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为维护普陀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零基础新人成“领头雁”

在部队的时候,胡怀忠是导弹技术兵种。进入普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之前,他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对《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毫不了解,是一个零基础的新人,但军旅生涯培养了他“不放弃、不怕输、不服输、能吃苦”的精神,为尽快胜任新的岗位,他一边自学法律法规,一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比起书本上的案例,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更为复杂,要灵活运用法律法规,才能解决。”胡怀忠表示,就拿加班工资的计算来说,劳动法中明确规定了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但在实际中因加班工资引起的纠纷却非常多,纠纷的起因并不是计算标准,而是计算基数的问题。

“计算基数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恰恰对于加班基数的确定,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明确。” 谈及现在的工作,胡怀忠不禁感叹,带兵打仗讲究的是策略,妥善处理劳动纠纷也需要方法,每每遇到这样的难题,他一般会先让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计算基数,直到双方达成和解。

借助多年的部队管理经验,胡怀忠总能巧妙地让企业和员工在薪酬支付等问题上达成和解,化解了多起纷繁复杂的劳资纠纷,坚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勤学多思,也让他从一个零基础新人逐渐成长为队伍中的“领头雁”。

以身作则 正人先正己

胡怀忠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使他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同志们的尊敬与信赖。2009年,进入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不到 5 年,胡怀忠就被提拔为普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副大队长。

“这也意味着责任更大了 , 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胡怀忠坦言,这副大队长不好当,要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

胡怀忠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得。在队里,他主要负责大队监察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多年来,他坚持每周一上午召开监察晨会,了解大队举报投诉案件进展情况,对不能按时办结的案件,及时督办。

在日常监察的过程中,胡怀忠与监察员们不断完善案件的处置流程,承诺“劳动者不走,我们坚守”,按要求做到“24 小时接受举报、365 天监察无休”,确保迅速、妥善地处置好每一起举报投诉案件。

胡怀忠还一直是大队突发事件的第一联络人,每次突发群体性案件,他都工作在第一线,他和监察员一起做好员工疏导工作,避免矛盾激化,事后他还会监督用人单位发放工资款、补偿金,确保员工都能拿到钱,熬夜、加班都是工作中的常态。

在世博会召开前,胡怀忠家中突遇变故,父亲因病去世。而作为长子的他却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赶回老家处理后事、安抚家人,而后就立即返回了上海工作岗位。

当时大队长和同志们都劝他安心处理家事,可他却依然心系世博。“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不能给领导和同志们添麻烦。”提到这件往事,胡怀忠有些动容地说道:“那段特殊时期,大家都很辛苦,我应该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跟大家并肩作战。”

有事找老胡 难事揽怀中

在大队里,比起胡队,大家更愿意亲切地叫他“老胡”。一方面,他是一名监察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另一方面,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只要找老胡,他总是揽在怀中。
2016 年 2 月 6 日(农历小年夜)下午 4 点多,大队突然接到区信访办和区总值班室的通知,100 多名农民工因工资拖欠,在区政府门口聚众闹事。

100 多人的群体性事件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小范围暴动,情况比较紧急。已经买好当晚回老家车票的胡怀忠立马把票退了,带领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现场。

因为怕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拿不到,现场的民工兄弟们情绪比较激动。赶到现场的胡怀忠一行首先安抚民工兄弟的心情,让他们平静下来。

紧接着,胡怀忠联系上劳务公司负责人、包工头等人,并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掌握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涉事的几方在一起,胡怀忠一边安抚民工的情绪,承诺他们一定能拿到工资,请他们耐心等待结果,一边也要求劳务公司按照计划、节点,把工资及时兑付清楚。

胡怀忠要求企业作出承诺,严格遵守约定时间,按照民工的名册和工资表,把每一分钱发放到民工自己的手上。胡怀忠还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告知民工,让他们增强信任感。在胡怀忠的调解下,民工与劳务公司终于达成了和解。“这下终于能过个安稳年了,谢谢!谢谢你们帮我们追回工资。”追回工资的农民工高兴地感谢道。

近几年,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鲜有发生,但每年元旦春节前后,胡怀忠仍然带领监察员主动对用人单位加班费支付情况进行排摸、检查,召开座谈会,向企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转业以来,胡怀忠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服务大局,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为维护我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事找老胡,难事揽怀中。”这句话是对他认真负责工作态度的最好诠释。

以老带新,倾心“传帮带”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监察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胡怀忠时刻不忘“传、帮、带”。在大队长的领导支持下,胡怀忠积极组织大队业务培训活动,以一些群体性疑难案件为例,与新进监察员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帮助这些新人快速成长,努力为大队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胡怀忠还经常带领一线监察人员到市总队、兄弟区县大队、法院行政庭等部门沟通和学习,帮助队员把业务知识学深、学透,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生活中,大队领导与胡队定期与大队的同志们谈心交心,集合整个领导班子的力量帮大家生活上遇到困难。此外,为增强大队监察员的身体素质,更好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他还和整个领导班子一起积极组织文体活动,并通过活动来增强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各项工作在大队领导的率领下推进有序、高效开展。

“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业务知识时,胡队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真得非常感谢他。”提到胡队,一名新进的员工连连称赞,他就像我们的大家长,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廉洁自律 不拿一瓶水、一根烟

22 年的部队生活,胡怀忠在工作中形成了秉公办事、按制度管人管事的优良传统,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同志,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在队里,胡怀忠还分管大队廉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他以身作则,他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不仅仅停留在纸上,更是执行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年来,他带头保持“自带一瓶矿泉水,不抽单位一根烟,用餐一律回大队”的良好习惯。

每年年底评比先进时,胡怀忠总是“推脱”,他常说“大家都非常辛苦,荣誉应该多给年轻的同志”。但是他的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部队曾两次荣立过三等功,2010 年他获得了区委区政府的世博立功竞赛嘉奖,2014 年获上海市人社系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专项记功个人,2010 年至 2014 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2015 年获得嘉奖。

这些年来,胡怀忠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和真诚热情、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大队全体监察员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普陀区劳动保障监察员良好的工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