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我的军功章有你一半’,但其实军功章属于个人物品,离婚时不用分割……妈妈和女朋友掉水里救谁这个经典的问题,法律上明确规定是救妈妈,没有义务救女朋友……”
12月11日下午,一场以围绕《民法典》中人格权编、继承编、婚姻家庭编的《民法典》宣传系列讲座,在普陀区某驻区部队举行。这是今年上海市普陀区双拥办联合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开展的军人军属《民法典》宣传系列讲座第一讲,本次系列讲座将走进普陀区4个军营,向部队官兵宣讲明年《民法典》正式实施后,与官兵息息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的变化。
今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审议通过,其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为了让驻区部队的官兵及时了解这部法典,普陀区双拥办联系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开展军人军属《民法典》宣传系列讲座,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走进军营,向官兵宣讲《民法典》。12月11日下午的第一讲由徐巧月律师到武警某中队宣讲。为了使讲座内容更符合战士们的需求,本次讲座前,还通过问题征询,先向战士们了解收集了感兴趣的话题、内容。“李佳琦最近声音商标注册未被批准,但其实声音与肖像权一样,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今后淘宝店、网络游戏的账号、装备等都纳入遗产中可以被继承……”徐律师有趣生动的举例让战士们听得聚精会神。讲座结束后,部分战士还就一些与自身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徐律师也一一作答。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让战士们收获满满。战士小杨觉得今天讲座有关婚姻的知识十分受用,这样的讲座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以后遇到问题还可以继续请教律师。战士小徐了解到了肖像权相关的知识,知道了个人照片不能滥用,以后这点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涉及个人利益,对当事人可能带来很大的损害。”战士小郑通过讲座,得知了人脸识别的潜在风险,以后对此要特别慎重,以免信息泄露。
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是维护驻军、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双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特色法律援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对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普陀区自2016年起,积极探索与实践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创立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新模式,基本形成了“四个到位、五项机制、六大举措、官兵满意”的良好局面,通过一系列举措以及面对面的交流,为官兵架起了学法用法的桥梁,解决后顾之忧,保障权益、荣誉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