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历来被誉为“赤色沪西”,拥军优属传统代代相传。近年来,持续推进“关爱功臣活动”项目,广泛组织实施落实各类服务标的,把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切实送至每一位功臣。
五级网络日常关怀,家门口就有“贴心娘家”
上海市普陀区已建成区-街镇-居委会-居民楼组-双拥志愿者五级工作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拥军优属工作责任体系。平日里,各街镇双拥干部、志愿者定期上门或者通过电话等形式联系优抚对象,掌握他们的基本需求,关心日常生活,了解近况。如遇到优抚对象有突发状况,工作人员、志愿者会在第一时间上门。每逢节假日,区、各街镇领导会对辖区内重点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为每一位优抚对象送去了节日的慰问和祝福。
2018年底前,普陀区就在全区范围内建成了12个示范性双拥(优抚)之家、20个退役军人事务顾问点,涵盖各个街镇,让优抚对象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贴心娘家”,切实拉近与优抚对象的距离。现已成为优抚对象的第二个“家”。优抚对象经常结伴而来,或聊天交谈,或看书读报,或咨询政策。亲切的工作人员、完备的休闲设施、有共同语言的“战友”以及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位优抚对象都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如回娘家般的温暖。
平日里,各街镇还会根据优抚对象的需求,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手作、非遗传承等活动。如曹杨新村街道开展养生保健兴趣班,帮助优抚对象以健康的身体和心态应对新冠疫情;长寿路街道开展海派糕点制作活动;长征镇常年开设“关爱功臣”合唱训练班;桃浦镇组织大家端午包粽子,这些活动丰富了优抚对象的日常生活。据统计,2020普陀区“关爱功臣活动”开展了近百个主题活动,近2万次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家庭,提供3万余人次精神关爱和生活辅助服务。
面对疫情,“功臣”再冲锋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时,普陀区各街镇不少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纷纷再次“冲锋”。
宜川路街道大洋社区的退役军人钱金发,当他得知社区急需志愿者,便第一时间去居委报名。虽然天气寒冷、阴雨绵绵,钱金发仍然义无反顾地穿上志愿者服,带上口罩,站在小区门口,拿着体温测量计,为进出的居民测量体温。他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共产党员,也曾是一名军人,国家有难,我们理所应当冲在前面,用我们的余热为国家出力!”
桃浦镇紫藤苑小区残疾军人汪飞,得知上海急切招募道口防控疫情的志愿者,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汪飞主要负责在花桥道口针对高速路口对返沪人员进行车流引导、秩序维护以及体温检测。他全副武装,佩戴着护目镜、口罩、医用手套,与众多“战友”一起战斗在花桥体温监测点,用测温枪逐个排查可疑人员。每天六个小时的夜间工作,不仅没有使他心生退意,反而使他切实感受到每个人都在为这次国家应急事件中所做出的努力。“若有战,召必回!”在汪飞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深深烙印在他心中的使命。还有一些年事已高的退役军人,虽然不能上前线,但积极捐款捐物,为抗“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普陀区的优抚对象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为上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那份军人的光荣。同样,普陀区各街镇的“关爱功臣”志愿者们,也时时刻刻关心着优抚对象的情况,用微信或电话的方式,慰问关怀结对的优抚对象,时刻关心这些曾经的功臣,帮他们排忧解难。有的优抚对象口罩紧缺无从购买,志愿者们想办法采购并送上家门,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大家团结一心,用爱抗“疫”。
为开辟疫情防控期间不组织、不接待聚集性祭扫活动新途径,清明节期间,普陀区多个街镇组织部分烈属在双拥(优抚)之家举办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以创新的形式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烈士褒扬工作水平。
8旬老兵圆梦,特色活动入人心
在为优抚对象提供带有共性的服务项目之外,各街镇整合资源、结合实际、以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开展各类双拥活动。曹杨新村街道开展“圆梦夕阳”活动,向每一位优抚对象征集“梦想”,为年事已高的优抚对象夫妇补拍婚纱,帮助优抚对象圆梦;长寿路街道开展慈善菜单“一条龙”服务,由街道拨款或捐赠单位出资,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和志愿者为有需求的优抚对象提供个性化的“七送”慈善帮困菜单式服务;长风新村街道与社区家政服务中心合作,将家政服务送到优抚对象家中,并对家政服务的情况做摸底反馈;万里街道结合重点优抚对象的年龄特点、居住情况、家庭生活等实际,每年为优抚对象购买“银发无忧”意外险。石泉路街道则通过动员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根据优抚对象生活状况开展“十送”活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1周年纪念日之际,长寿路街道为住在普雄社区的退役海军王产仁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了却了其多年的心愿。王产仁曾受训于海军南海舰队沙角训练团舰艇电讯专业,服役期间被评为全军大比武技术能手、五好战士”,历任快艇报务员、副艇长、艇长、副中队长、代理中队长等职。在1965年8月6日 “八六”海战中,王产仁在海战中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收发电文九十多份无一错漏的记录,为击沉“剑章”、“江门”两艘舰艇立下汗马功劳,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曾经受到周总理、贺龙元帅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虽然王产仁老先生荣获各项荣誉,但直至1978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也没有收到一等功奖章和证书,这成了他多年的遗憾。为了帮助80高龄的王老先生圆他心中的这个梦,街道特派工作人员前往其档案所在地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调阅材料,根据档案内容出具有关情况说明,与王老原所在部队沟通协调。最终,部队派专人来到王老家中,为其颁发一等功奖章和证书。当老人拿到这份等了40多年的“礼物”,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20年适逢入朝作战70周年,普陀区各街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慰问参加过入朝作战的老战士、参观上海志愿军文献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服务好优抚对象,大力推进‘关爱功臣活动’项目,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领导表示,接下来,面对不断变化的任务和使命,普陀区将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持续推进、不断创新,为辖区内优抚对象送上贴心、实在的各色服务,进一步提升“关爱功臣活动”服务和管理能力。普陀区将以 “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为新契机,着眼奋进新时代、谋求发展新作为,不断巩固和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推动普陀双拥工作向社会化、常态化、制度化方向持续迈进。(上海市普陀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