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上海市浦东新区:守正创新,做强浦东社会化拥军优属工作平台

2023-08-24 11:03:15来源:中国网
近年来,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浦东区会)主动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变化的新需要,围绕市基金会拥军优属,固...

近年来,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浦东区会”)主动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变化的新需要,围绕市基金会“拥军优属,固我长城”主题活动,结合浦东实际下功夫,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加快转型发展,发挥公益性社会组织优势,做强浦东社会化拥军优属工作平台,持续增强社会化拥军的惠及效应。

聚焦实际需求,让服务有深度有温度

在拥军服务方面,浦东区会积极服务强军兴军,聚焦实际需求的解决,拓展支前服务的深度。而在尊崇优抚方面,则贴紧服务项目,优抚优待有加,提升尊崇关爱的温度。

作为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优待烈属的一项实际举措,针对优待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的“光明营养计划”已在浦东落地。浦东区会努力全面推进,为烈属专门提供健康体检评估、健康营养个性化方案制定和针对性资助营养品,让烈属更深切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与此同时,组织优抚对象“看上海”等一系列活动的扎实落地,也让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尊崇感与获得感不断增强。

去年,根据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安排,浦东区会先后组织4批共1160名优抚对象及部分退役军人志愿者参加“看上海”活动。在秦皇岛路码头登上具有拥军优属传统的“双拥号”,大家开启了一段黄浦江游览之旅,将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

活动参与者有感而发:“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对上海历史的崇敬和尊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发动公众参与,营造双拥氛围热度

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浦东区会配合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征文活动,共有10篇文章获得奖项,包括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优秀奖7篇。活动的开展和获奖作品的宣传引起社会关注,有应征的作者说,“感悟初心,追溯胜利源头,离不开三句话——‘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和‘兵民是胜利之本’。”一套6本《故事汇》讲述浦东新区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兵支书、军休干部的感人故事及英烈事迹等,今年5月底完成了新书首发。

推出退役军人《故事汇》,其实是希望把浦东退役军人的峥嵘岁月、时代风采充分展示出来,让读者了解这群“最可爱的人”,解锁退役军人不忘来时路、探索创新路、奋进尊崇路的“红色密码”,感悟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夺取新胜利、创造新奇迹的“戎力量”。

这也是浦东区会持续发力,积极营造社会双拥氛围热度的一大鲜活案例。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越来越多浦东人正在积极参与,为双拥添彩。

事实上,以“长城家园”、“红色泥城主题馆”、上钢新村“两弹一星”等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基地为抓手,以志愿者服务总队为载体,浦东区会已将国防双拥宣传教育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之中。

深挖服务资源,推进队伍建设力度

在公益服务方面,浦东区会深挖服务资源,汇聚社会力量,推进崇敬公益服务队伍建设的力度。

借助浦东街镇“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的包片机制和“1+43”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网络,浦东区会通过“三个网络”(服务管理保障网、双拥尊崇关爱网、烈士褒扬守护网)的建设,做优和拓展服务内容,促进公益服务提质增效。

为了持续培育壮大志愿者力量,浦东区会鼓励和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建立“拥军支前志愿者队伍”。在发挥“五支队伍”(常态化联系队伍、思想工作指导员队伍、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街镇思想政治顾问、法律志愿服务队伍)作用的同时,推进五个片区志愿者中队和36个街镇退役军人志愿者分队的分类管理,细化完善组织架构、人员信息和专业类别,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系统参与拥军优属社会优待活动的质量,壮大系统行业志愿者专业服务队伍,侧重发展活动型志愿者、基层站点社区型志愿者。

此外,在自身建设方面,浦东区会聚焦制度建设抓基础,提高业务工作抓队伍。通过与业务部门密切协作,做到广覆盖、不重复、无遗漏,建设浦东社会化拥军优属事务的枢纽;健全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及报批手续,加强对资金项目的管理和使用,尤其是对重大资金、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的过程管控,提高机制运作效率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上海市浦东新区双拥办)